人物

职工风采

他把教书育人视为天职

——记市先进工作者、上海理工大学教授张卫国

2020-09-15 07:59:13 来源:劳动报

  名师风采

  现任上海理工大学系统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方向带头人、复杂系统数学理论与方法博士点负责人。曾任上海理工大学高等数学、工程数学课程建设负责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带头人,数学学科带头人,理学院院长。

  获上海市先进工作者称号。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一届上海高校教学名师奖等奖项。被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组委会授予“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杰出贡献奖”。

  走进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张卫国教授的办公室,第一眼便会被案头一列列整齐堆积起的文稿所吸引。张卫国拿起一摞文稿笑着说:“这些都是一个学生假期里写的毕业论文,最早一稿是7月初交上来的,经过两个多月我帮他修改打磨,最近一稿是9月7日传过来的。”笔者注意到,每一稿论文,都有张卫国用红字标出需要修改的地方,在第一页右上角写有修改日期,足见对论文质量把关之严谨。曾任上海理工大学理学院院长15年半,教授高等数学等课程38年,张卫国始终把“教书育人”视为教师之本。

  首个理学院院长

  建立三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18年前,上海理工大学还没有理学院,只有基础教学部,张卫国拟聘为基础教学部主任。“那时候,我给学校党委写了份论证报告,报告中写道,从长远发展来看,学校除了要有工科学院外,还需要有理学院,并详细充分地列举了理由。”过了不久,学校领导的批文就下来了,校领导同意了张卫国的提议,并任命张卫国为理学院院长。

  刚成立的理学院是从基础教学部发展起来的,张卫国回忆:“那时候学院只有52名教职工,在岗博士只有我一人。”当院长不久后,张卫国就提出了办院指导思想:教学为立院之本,科研为发展之路,人才是强院之基。

  张卫国认为:“想要保证教学质量的长久性,不仅我本人的课要上好,学院其他老师的课都要上好。”为此,他一方面先后引进了7名教授做学科建设负责人或课程建设负责人,另一方面从各大名校中招来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学者,以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引进人才后,张卫国亲自示范讲课,“我会讲一堂完整的课给他们听,告诉青年教师如何备好课、如何讲好课,尊重教学规律。”

  2017年时理学院已有教职工110多人,在岗博士占了85%。学院有数学、物理、化学三个本科专业,三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三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我这个院长卸任时,完成了初期立下的目标。”张卫国欣慰道。

  既“严谨”又“和蔼”

  讲解最难课程深入浅出

  如果让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张教授,可以是“严谨”也可以是“和蔼”,但一定不是“严厉”。张卫国教授的高等数学,很多学生都认为这是“最难的一门课”。如何将最难的课讲得生动,张卫国自有一套“公式”:根据数学课逻辑性比较强的特点,把课程内容重新整理出一份教案。上课时首先抛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关注;随后引导学生联系以往所学知识,探究“抛出的问题”;再提出相应的数学定理,并引导学生一起来证明它。 “通过一层层分析,吸引学生一环扣一环地听下去。”张卫国说道。

  从教38年来,张卫国同样会遇到学习跟不上的学生。他认为他们只是“暂时困难多的学生”。“作为一个老师,教书育人是天职。对学生我是一视同仁的,好的学生我会课下鼓励他,而成绩不好的同学更要增强他的自信心。”

  张卫国的用心得到了学生的回报,采访当天正逢教师节,张卫国开心表示,一上午就收到20多份来自学生的祝福,很多学生都已毕业多年。

  对学生的论文如数家珍

  细心批改每一篇作业

  近年来,张卫国带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比较多。疫情期间,为了保证学生顺利毕业,张卫国把他标注好的论文传给学生,学生再把修改好的论文发给老师看。笔者注意到,一位同学从7月初到现在,一共修改了13稿。这13份修改稿中,有很多是张卫国手写出的数学公式,细致到错别字也会标出来。

  说起学生的论文,张卫国如数家珍。他打开电脑,“这个李同学在山西,疫情期间我们通过打电话、发邮件联系,我一稿一稿帮他改,然后拍照打包发给他。”

  让笔者更为惊讶和感动的是,张卫国使用的并非智能手机。手机只能接受短信,没有微信,也没有拍照功能。那么他是如何把论文拍下来传给学生的呢?张卫国举起桌上的相机,“我就是拿着相机一页一页拍下来传到电脑上,再通过电子邮件传给学生的。”笔者不禁感叹,张教授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教学上,这样的精神令人敬佩。

  采访最后,张卫国笑着说道:“ 最近,一位本学期才去复旦读博士后的同学,由于博士期间科研成果好已被评为超级博士后,还获得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资助。”而这些成绩,离不开张卫国平时的教导,也许是课堂上孜孜不倦的讲解,也许是日复一日作业上的细心批注。(文/谢静怡)

编辑:姚怡梦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他们为3.91亿职工发声——代表委员“微...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朋友圈中的职工话题⑨:完善大病保...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兰兴:射击就像钓鱼 举枪心就静下来

    训练之余,1990年出生的兰兴唯一爱好是钓鱼。这项运动和射击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契合点:无论是握杆,还是举枪,兰兴都能把自己的心静下来。

  • 苏炳添肩伤待愈 奥运前景蒙阴影

    苏炳添缺席即将在9月底开赛的全国田径锦标赛,背后的原因是两个月前在训练中左肩受伤。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苏炳添2019年以来第二次因训练受伤。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一个八零后拉面人的“创富记”

    “啪!”面团打在案板上,一甩、一揉、一拉,反复几次,一个面团在韩海明的手中,就变成了细细的拉面。

  • 王维东:聚“资本之力” 创扶贫新路

    2017年,当两只基金交到王维东手里时,他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压力:130多亿元资金“躺”在账上投不出去;投出去的十几亿元也都散落在小、散、差的扶贫项目里。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