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职工风采

为培养卓越人才,她殚精竭虑

——记上海市先进工作者、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何敏娟

2020-10-28 08:15:03 来源:劳动报

  名师风采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十八大代表、全国妇联执委。

  从事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与科技创新工作。曾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学校教务处处长、上海市教委高教处处长。现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高耸结构研究室主任。

  先后被评为上海市模范教师、上海市先进工作者、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

何敏娟

  培养最卓越的学生,是何敏娟留校任教的初心。32年来,她将自己的青春韶华洒在了同济校园,用责任与使命创建起土木工程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立体化的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输送了一代又一代具有创新特质和国际视野的卓越人才。

  致力于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

  1963年出生的何敏娟,1981年从七宝中学毕业考入同济大学,1988年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到如今结构工程领域的知名教授、专家,何敏娟与同济结缘40载。32年的教学生涯,她辛勤耕耘,播种智慧,以领航员的身份指引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找到翱翔的天空。

  当老师伊始,何敏娟就给自己定下了目标,培养最卓越的学生。几十年来,她坚守教学第一线,坚持为本科生授课,指导学生做科研创新项目、引进国外知名专家参加教学科研,大力开展教学研究改革与创新。在行政岗位上,她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和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推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为学生创造更多参加创新活动的机会。2009年,由她牵头的教学研究项目“土木工程本科生创新型、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与实践”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为了将优秀学子培养成卓越的毕业生,何敏娟从实践性、创新性、国际化三方面进行了超前探索和实践。

  2002年,她率先创建了大学生创新基地,为学生创造动手条件。学生可以用小型设备,加工薄钢板、木条来搭建结构,了解结构体系是否合理。之后,又建设了学生教学实验室,学生可进行钢结构、混凝土承载性能以及构件施工等实验,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这是最早建设、使用的大学生创新基地和教学实验室,为全国土建类高校提供了借鉴模式。

  2005年,何敏娟尝试推出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争取企业合作,资助学生创新活动。2006年启动了“浙江电联学生自主创新奖励金”,由企业每年出资6万元,资助10-12个创新项目,每项2000元-10000元。此项活动,引起学生浓厚兴趣,第一年就有30多人申请,经评审确定10多个项目立项。获得立项的学生,从创新结构入手,与企业沟通交流,市场买材料精打细算,然后做试验、分析结果,找出最适合的方案。通过一系列的“实战”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大大提升。

  2008年,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在全国高校开展。通过15年的普及,大学生在校4年中,大部分都能获得创新训练项目,从而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就有机会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得以提高。

  何敏娟率先推动学生参加国际竞赛活动。2007年3月,有10余名学生组团参赛的同济土木作为特邀代表队,参加了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组织的土木工程设计大赛,主要参加了最具挑战性的6米钢桥的设计、制作和安装比赛。作为组织者,何敏娟从制定制度、选拔学生、组织团队、联系加工单位,到指导团队不断拆装、反复训练,经过几个月的艰辛准备,第一次中国大学生参加的国际赛事就让人刮目相看。同济大学代表队首次参赛,就名列前茅。之后,同济连续10多年组队参加国际比赛,学生国际沟通、交流能力显著提升。

  30多年来,何敏娟始终坚守在教学第一线。担任博士生导师20年来,她培养的百余名硕士、博士,成为土木工程领域卓越人才,成为高校和大型设计施工企业不可多得的技术骨干。

  全国第一所全木结构学校矗立震区

  刚踏上科研道路的何敏娟,选择了钢结构和高耸结构为研究方向。她的“高耸钢结构设计理论与工程应用”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设计黑龙江广播电视塔时,她大胆创新,提出把电视塔所需的水箱“挂”起来,解决了结构振动问题。该塔被世界高塔委员会授予唯一创新奖。

  更让何敏娟引以为豪的是,她让中国木结构“焕发新生”。近20年来,她致力于恢复、创新木结构教学与科研,通过钻研和国际交流,不断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准,成为我国现代木结构领域的知名专家。

  何敏娟最得意的项目是为都江堰建造的向峨小学。2008年汶川地震后,何敏娟主动请缨,用专业知识援建,她亲手设计了我国第一所全木结构的学校。项目启动后,团队与施工单位积极沟通,第二年就投入了使用,经历了数次余震,稳如磐石。十多年过去了,这座现代化的漂亮木结构小学依然吸引眼球,成为上海援建都江堰灾后重建的示范工程。

  

  30余年的教学生涯,何敏娟对自己近乎严苛。她笃信,老师要以身作则,以行动带动学生。只有将敬业的品行传承给学生,才能培养出学生敬业的特质。(文/孙明敏)

编辑:姚怡梦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他们为3.91亿职工发声——代表委员“微...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朋友圈中的职工话题⑨:完善大病保...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浙江湖州十位企业主的难忘记忆

    记者近日走进南太湖之滨的浙江湖州,感受到这里的企业界主动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顺势而为、乘胜前进”。

  • 马明哲:危机感让企业走得更好更远

    深圳市日前发布关于表彰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创新创业人物和先进模范人物的决定,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马明哲等40名优秀代表入选。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