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职工风采

身边的大国工匠|金属零部件上的精工细作

——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数控车高级技师胡胜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王伟
2020-11-18 07:17:57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那些在常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胡胜却早已习以为常了。

  比如,加工精密零部件,怎么做到在1000多种刀具中快速准确选出最合适的一款?再比如,加工出的产品精度,误差如何不超过0.004毫米?

  1974年出生的胡胜,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数控车高级技师、班组长。从一名职业高中毕业生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胡胜在车床上诠释着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极致的工匠精神。

  日前,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2019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揭晓评选结果,胡胜等10位顶尖技术技能人才荣登榜单。

胡胜在工作中。

  “在金属上进行雕刻的艺术”

  2009年国庆阅兵仪式上,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预警机首次亮相,机身上方安装的雷达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这个雷达关键零部件的加工生产,是由胡胜带领团队完成的。

  其实,胡胜和同事们平时工作时,并不知道所加工的零部件是干什么用的。“我们的工作,就是按照图纸要求进行零部件加工。”用电脑设定好程序,通过数控车对金属进行雕刻,做成各种精致的零件,被称为“在金属上进行雕刻的艺术”。

  雷达零部件对精度的要求非常“苛刻”,有的误差要求不能超过一根头发丝的1/10(0.005毫米~0.008毫米),甚至要达到0.004毫米的精度,哪怕一丝划痕也不能出现。

  一次,某产品的研制进入加工阶段,可几位高级技师看到图纸后纷纷摇头:“从没见过这么小的波纹管,长径比达10:1的内孔内竟然还有很多不规则的槽,所有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简直无法加工。”

  胡胜与技术人员探讨分析各种可能遇到的问题,甚至对每一刀的排屑方向、每个槽的切削速度都做了大量试验,最终,通过巧妙设计的自制刀具、合理的切削方法,加工出了合格的产品。质检人员剖开产品逐一对不规则槽的尺寸进行检验后,惊喜地对胡胜竖起了大拇指:精度完全符合要求!

  近年来,胡胜在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点项目中承担关键件、重要件加工70多项,攻克了某型装备的波纹管一次车削成形、反射面加工变形等技术难题。

  初步统计,自2006年以来,胡胜加工品种600多项,提出技术革新和合理化建议30多项,尤其在数控车的宏程序编程模块、车铣一次性加工成形等方面提出许多独特的方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科研经费近千万元。

  “打磨刀具必须精心、静心”

  实现装备零部件对精度的苛刻要求,首先需要加工者选取不同的刀具。胡胜将1000多种刀具按照使用功能及其材料构成加以分类,经过两次筛选,剩下十几种或几种刀具备选,再结合加工材料的特性选择刀具。

  但是,挑出来的刀具也常常不能满足要求。“一些非标刀具,必须手工打磨。”胡胜告诉记者,打磨刀具必须精心、静心,稍有不慎,不仅会毁了刀具,甚至会出现工伤事故。

  因为“磨功”好,胡胜打磨的刀具可以使用上千次,而有的人打磨的刀具往往只能使用十几次。

  雷达零部件加工的关键是精度,有的零部件要求加工精度不超过0.004毫米误差,而现有机床的精度只能达到0.005毫米。怎么办?胡胜通过掌握材料的热膨胀率,再了解加工、检验时的温度,算出其中的温差,最后将精度做到了0.003毫米。

  胡胜将“精心、静心”融入自己的职业生涯。职高毕业后,他进入一家国有工厂当车工,开始接触数控车工技术,1999年,因为技艺精湛,作为特殊人才被引进到十四所,成为该所第一批数控机床操作工。

  在某重点装备研制过程中,用常规方法加工极易变形,此前国内尚无同类产品加工经验和工艺规范。胡胜从工装、刀具和高速切削入手,终于找到了技术加工的切入点,并且一次加工合格。现在,该方法已被确定为同类产品的标准工艺规范。

  “假如我成了打杂的,只能说明大家的水平都高了”

  记者在“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采访胡胜时,不时有工友进来“打搅”,但似乎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不是来要个灯泡,就是说什么做好了。胡胜的回应则是递个灯泡,或者回答“好的”。

  “我是这么想的,假如我成了打杂的,只能说明大家的水平都高了。”胡胜微笑着说。

  先后荣获全国数控技能大赛职工组数控车第一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被誉为“工人院士”的胡胜,更高兴的是“大家的水平都高了”。

  2006年,胡胜和单位部分骨干成立了“胡胜技能创新小组”。2009年,组建了由他任会长的精密加工厂技师协会。2011年他牵头申报的江苏省技能大师工作室获批,2012年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获批……

  多年来,在胡胜的指导下,单位涌现出一批批高技能人才,他们不仅成为技术骨干,还在省市乃至全国的各项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去年,胡胜分别被两所高校特聘为教授和思政课老师,他要在更大的舞台上传递工匠精神。

编辑:姚怡梦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他们为3.91亿职工发声——代表委员“微...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朋友圈中的职工话题⑨:完善大病保...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刘新圈:在民族文化中找到根和魂

    当年,从没去过草原的刘新圈凭着“一朵洁白的想象”,用一个小时就写出了火遍全国的草原歌曲《套马杆》。

  • 赶场“双十一”的欧美歌手

    在去年“双十一”晚会上,被我们亲切称为“霉霉”的美国当红女歌手泰勒·斯威夫特专程从大洋彼岸飞到国内来献唱的盛况想必很多人依旧记忆犹新。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