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华中科大教授刘玉:人才标准固化扼杀大学生创新热情(图)
//www.workercn.cn2014-06-26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中国青年报:您曾多次考察国外大学的创业教育,怎么评价他们的培养方式?

  刘玉:我们学校曾经流行一个“泡菜坛子”理论,意思是一所大学就像一个泡菜坛子,四年后学生走出来就带有那个泡菜坛子的味道。但我的一位女队员对此有质疑,她说,如果制作者对原料和佐料都不加选择,统统往坛子里扔,那制作出来的泡菜会是什么味道?

  我走访了美国大大小小十余所名校,深入到课堂和宿舍,发现那些学校之所以成为名校,恰恰是因为对“原料”和“佐料”都用心设计,不搞大而全,而是小而精,打造的是精致的、有鲜明特色的小泡菜坛子。

  美国有两所非常小的学校,一所叫罗斯豪曼理工学院,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连续13年排名全美第一;另一所叫欧林工学院,虽然2002年才开始招生,但短短几年办学质量就排名全美第八,其中“课堂体验”这一项排名全美第一,两校学生的显著特点都是动手能力强。

  我在这两所学校都随班听课并走进了实验室,深感两校在培养实践动手能力上的独具匠心:从教室的投影屏幕、学生的座位、实验室的插座到专配的“技师”岗位,都围绕“便于动手”而设计。欧林工学院还时常把企业高管、工程师、会计师、精算师、医生护士甚至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都请进课堂参与学生的实践环节,或讲学,或互动体验,令我大开眼界,也引发了我对国内高校人才培养的深刻反思。

  中国青年报:能谈谈您反思的具体内容吗?

  刘玉:我们目前的人才评判标准太固化,扼杀了学生们的创新热情。从小学到大学的各级教育的衡量标准都是“万般皆下品,唯有分数高”。在这种衡量标准下,即便DNA里有创业基因的学生,也常面临升不了学、天赋被抑制或扼杀的困境。一言以蔽之,就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效率太低了。

  另一个不足表现为我国大多数高校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管理太过雷同。以我熟悉的通信工程专业为例,无论哪个学校都开设,哪怕师资力量很薄弱的学校,宁肯从其他高校“借”老师授课也要开办,哪有特色可言?

  有人说“中国大学普遍缺乏创业环境和创新氛围”,我完全认同。只要人才评判的标准不变革,大学培养模式千篇一律,这一现状就无法改变。如果中国两千多所高校都能因地制宜,好好设计和经营自己独具特色的“泡菜坛子”,那一定能有效破解目前一边是大学生哭着喊着找不到工作,另一边是企业哭着喊着招不到人的怪圈。

  中国青年报:您怎样看待在校大学生创业尝试?

  刘玉:目前大学生创业出现了年轻化趋势。过去毕业后十年、二十年才有人创业,而现在大四或读研期间创业的越来越多。创业者不仅要熟悉所在行业当前形势,还要具备预测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眼光,这是一般在校大学生创业者很难具备的。此外,经验、人脉、风险意识匮乏等原因也让不少年轻人铩羽而归。

  在我看来,在校生缺乏创办企业的基本常识,对市场化之下的团队合作也缺乏心理准备,失败的可能性极大。我觉得鼓励在校大学生创业的口号要慎提,在校大学生创业不能操之过急。我非常赞成在校生进行“创业体验”。例如我们曾举办“创业一日”体验活动,队员们买些生活用品等在校园内设点销售,或到宿舍里售卖,借此累积创业经验或教训。这样的创业活动或许更能为家长所接受,也更具有现实意义。

  “点团队”毕业队员大多是在校期间丰富创业体验、学习创业本领、寻找创业机会。大学期间的创新实践经历必不可少。以“点团队”队员为例,他们虽然在校期间没有表现出“创业疯子”的劲头,但后劲十足,在出校门数年之后,他们身上那种“不安分”的基因慢慢苏醒,加上细致冷静的思考,还有当年在“点团队“里曾经一起奋斗过的好兄弟联手,此时再创业,成功率会更高。(鲁军宜)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