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白明:轰动巴黎的中国艺术家(图)
//www.workercn.cn2014-10-24来源: 江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瓷板画 《春游人醉水中天》 白 明作

  ■白 明 1965年9月出生于江西余干,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主任、美术学院美术馆执行副馆长,中国国家画院陶瓷艺术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秘书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协IAC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其作品多次在全国美展等重要展赛中获奖 ,出版多部陶瓷、绘画方面的专著,举办个展19个,参加世界各地展览70余次。

  7月10日至8月3日,被纳入中法建交50周年重点项目的“白明——绘画与陶瓷作品展”在巴黎亚洲艺术博物馆举行,一时在法国文化界引起轰动。国内外媒体对此展览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是“世界顶尖的博物馆为一位当代中国艺术家奉上的至高礼遇”,其被誉为“东方艺术的表情”的作品“以极高雅的姿态进入世界的视野,在最严苛的艺术审视下接受世人的赞誉”。此展被认为是中国当代文化面对世界进行有效传播的一次成功尝试,被称之为“白明现象”。

  法国一家世界一流文化刊物撰文指出:“白明属于这样的一代艺术家:他重温传统的技法和密码,却将其超越,继而走向一个诗意的抽象。”白明的艺术创作,技法变化多端,风格丰富多彩,但其作品始终保持着内在的连贯性。他独辟蹊径,作品匠心独具,“是一名反映了中国当代艺术复杂性的标志性艺术家”。他对于中国艺术传统性与当代性的综合思辨,彰显了其对中国古典艺术的继承与断裂的深刻认知。正是这种对历史性与当代性的追求、对中西方艺术交融的准确把握,赋予了他的绘画与陶瓷作品一种特殊的源泉。

  对于白明而言,绘画是一种表达观念或释放情感的渠道,也是一种表达方式上的依赖。他的油画很早就获大奖,油画与水墨一直以来在中国美术界被人称道。陶瓷则是白明的专业。在油画最初获奖的时候,他的陶艺显得并不出名,但随着他接连参加国内外的多个展览,以及著作《世界现代陶艺概览》、《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等被业界推崇,他的陶艺开始名声大噪,还有人开始仿造白明的瓷作。在白明看来,无论是画油画,还是做陶瓷、雕塑或装置,这些领域上的“跨界”都只是他抒发灵感、实践自我艺术创作的一种方式。白明认为,不同的材料会发出不一样的表情和声音,当你长时间徘徊在油画里,很容易陷入到一种停滞和惰性里面,就不会那么敏感,所以这个时候跳出来,换成陶瓷或其他材料,就可以保持这种敏感。

next-page

  白明的陶瓷作品特色鲜明:主题简洁,色泽温润,呼应着自然的大美。景德镇传统的陶瓷工艺在他的手里至臻完美。他的一些陶瓷作品的器形与图案融入了东方陶瓷的经典元素。很多作品采用了笔洗、卷缸等传统器形,而经典的釉下彩,如青花和釉里红也是他喜爱的表现手法。然而,他作品的器形和图案并非全部源自中国的陶瓷传统。他在艺术生涯早期也曾受到一些日本陶瓷艺术的影响,因此,作品呈现出一些不规则、不对称的形状和片段化的植物主题。更为大胆的是,他对陶瓷传统器形的比例、形状进行再创作,将已经完美的作品变形,如不规则的瓶子、边缘完全被撕裂的大瓷盘,通过这样的“破坏”对传统发问,挑战陶瓷传统意义上的“完美”。

  很多时候,陶瓷被白明视为一种雕塑材料。中国传统美学的厚养使白明在陶瓷雕塑领域出类拔萃。虽然他的一些作品属于抽象造型艺术,但是其大部分陶瓷雕塑作品却并未完全摈弃其功能性,只是这种功能性往往悄无声息地隐藏于其复杂多变的创作手法、对比鲜明的图案材质和自由变化的外形之中。

  他善于把绘画、诗歌等艺术的思考引入陶瓷,表现出陶瓷艺术的爆发力和深度,以及陶瓷材质高贵奢华的气质。他的陶瓷作品即使是人们司空见惯的卷缸、箭筒等器形也有一个富有诗意的标题,如“线释水”,布满蓝色细致的线条,那是具有想象力的水面;“苇风吟”的蓝色则更加深沉,更加密致;用釉里红描绘的“红苇颂”中的芦苇,如羽毛般绽放;在釉上挥洒金色笔触的“阳光秋山”,暖阳犹如浮在空中……

  白明最初的绘画,其艺术理论受到了塔皮埃斯、杜尚、封塔纳等人的影响。然而,他不是简单地把西方美学流派和标准等舶来物照搬到他的创作中。他将不同的材质和织物入画,通过材料的效果,在同一作品中融合了封塔纳和塔皮埃斯在油画中探讨的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的关系,同时反映出杜尚在制成品与艺术品之身份方面提出的问题。白明作品的独到之处在于,摒弃了杜尚的概念绝对性,将材料与绘画融为一体,在表意功能和成品艺术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白明的绘画接近抽象风格,其抽象主义颇具几何性,通过对空间价值的处理以及色彩的并陈,加以上述平面与空间的关系,几者之间交相辉映。此外,白明不断对艺术进行“提纯”,简化了绘画中的元素,逐渐放弃了对材料效果的注重,更多转向研究灰色调的平衡关系。白明的作品,尽管在绘画技法和风格上似乎与中国传统绘画断裂,但从未拒绝中华文化的养分和传承。他作品的标题和物件总是让人遥感到古代中国的一些概念,比如汉服和围棋。另外,他对单色画色彩的掌控让人联想到中国的水墨。这一特征自他2003年涉及水墨开始愈显突出。这一年,为了筹备参加在日本的展览,白明开始进行水墨创作,其作品的丰富性和风格的多元性在这种材质中得到充分凸显,这要归功于他把油画上的创作语言直接借鉴到单色的水墨中,从而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白明还以茶入画,用茶水铺底,其作品中出现的白色虫洞,既有蚕蚀的意向,也表示时间的流逝。这一元素在白明最近的油画中也得到呼应,深化和提炼了当代语言,又不断提起这些洒落画面的空隙所昭示的传统。

  白明将中西美学融会贯通,所创作出来的具有强烈个性符号的当代艺术已经走向了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白明是当之无愧的成功者。然而白明没有满足,他始终认为“最好的作品永远是下一个”。正因为他有着对艺术那份执著和谦恭之心,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艺术的道路上他会走得更远。

  □ 本报记者 钟兴旺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