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舞台上,我们看见这样的江南,舞者跳跃时,轻盈得就像一片树叶,可以随风舞动;而落地时,则像枝繁叶茂的大树,牢牢抓住了大地的力量。
真诚的情、幻美的景、震撼的舞——浙江歌舞剧院舞蹈团刘福洋的先锋舞蹈剧场第三季《释·江南》,首次用舞蹈演绎江南。
一个舞蹈团,最需要的是标杆式的领军人物。如今,三十而立的刘福洋不仅是国内顶尖的舞者之一,还是国内最年轻的舞蹈团团长,带领着一支平均年龄不到22岁的年轻舞团,除了跳还要编还要导。
刘福洋的舞蹈轨迹是一个传奇——9岁那年,考入了沈阳音乐学院附属舞蹈学校,14岁进入中央民族大学,成为学校里最年轻的本科生;大学还没毕业,又因《天祭》《和洛风》等一系列作品的出色演出,成了舞蹈界翘楚。多年舞之蹈之,刘福洋交出了一份闪闪发光的履历表:韩国第十一届碧史国际舞蹈比赛最高奖、第十一届文华奖表演奖、第七届中国艺术节观众最喜欢演员奖、第五届舞蹈荷花奖表演金奖……
“对于一个舞者来说,1.83米的身高并不占优势,我考大学时才1.7米,可能是练舞太苦太累了,大学轻松点才长个儿。”不过那些高难度的舞蹈技巧,早在没长个之前就打下基础了,刘福洋比别人花更多的精力来练习平衡与旋转的技巧。23岁时,刘福洋主演的李叔同,竟用30个高难度的原地“接挂旋转”将剧情推至高潮,以至于长达30分钟的谢幕也满足不了观众的热情。
舞蹈,是一种相当辛苦和考验人意志力的艺术,作为舞者,刘福洋的每一天是这样开始的:晨曦,一缕光束,轻轻打在身上,轻轻跃起,落下、转身、旋转,每一个动作都完成得干净利落。5分钟后,身上那件练功服就湿透了。入夜,当大幕合闭,刘福洋顺势倒下,撩起裤子揉搓,腿上到处都是乌青,还有几处涂了红药水的伤口没结痂。“伤痛是家常便饭,我每天要排10多个小时,一天不知道流多少汗,每天就吃一顿。因为太累了,反而吃不下,只能喝水,最多的时候一天喝10多瓶水。”所有的荣耀,都是汗水与伤痛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选择浙江,决定是突然的,但痴求艺术的心却是坦然的。难忘2012年,刘福洋不仅成为首批省属舞台艺术“拔尖人才”,还促使他和团队共同创造了属于浙江舞蹈的表率性品牌——刘福洋“先锋舞蹈剧场”。在这个舞场,从第一季的“生命舞迹”到第二季的“三新二意”,刘福洋创建了全新的舞蹈观念、独特的舞蹈语汇以及丰富的音乐结构,并引起了今年深圳文博会上关于新形式舞蹈的创新思潮。
刘福洋勇于尝试,认为每个舞者都应该有自己的风格,就像每个舞蹈团应该拥有自己的风格一样。“林怀民的云门舞集就很好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舞相融合,而杨丽萍则将原生态的舞蹈带进了人们的视线。浙歌也一样,不能再傻跳了,必须有自己的品牌。”在他的带领下,短短几年间,浙歌舞蹈团夺得全国“荷花奖”金奖、全国舞蹈大赛评委会大奖,让不以舞蹈见长的浙歌在全国舞蹈界一炮打响。
舞台上,一束蓝光领引刘福洋探寻着生命舞迹的蓬勃生长——柳浪闻莺,闲来叙诗情;断桥残雪,留念千古情;雷峰夕照,世事知多少;四季江南,万物生不息……
“感谢至爱的江南,让我的创作有了呼吸,在紧张编排的日日夜夜,我把舞段喻为一张稿纸,只要修改过的地方,也即是重新思考、重新呼吸过的地方。”
这是一种心的靠近,更是一方水土对刘福洋的滋润。(记者 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