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追忆邵逸夫先生:报国力行 达济天下
//www.workercn.cn2015-01-07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2014年1月7日清晨,107岁高龄的香港著名爱国人士、实业家、慈善家邵逸夫先生在家中与世长辞。海内外各界纷纷为巨星陨落举行哀悼活动,缅怀这位勤奋创业的影视巨子,共同追忆他爱国重教、奉献社会的善行义举。逸夫先生在事业上的辉煌成就令人敬佩,而他心怀国家,为内地教育、医疗等事业倾注的心血和作出的贡献,更是令人敬仰。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我开始了解逸夫先生,还是在北京大学工作时的20多年前。从20世纪80年代北大的法学楼、地学楼,到90年代理科教学楼群的建设,先生都倾注心血,鼎力支持,前后共给予了4200多万元人民币的捐助,使北大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北大师生感念先生尊师重教之心,将其命名为“逸夫苑”。其间,北大常派代表团前往香港看望逸夫先生,我也是其中成员,印象较深的是北大百年校庆之后的两次。每次,先生再忙,都放下案头工作,热情接待,认真听取我们关于北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设想,先生话语不多,如“突出重点,加强前沿学科建设”,每句话都切中要害。先生谦和低调的作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而他重视教育,用个人财富倾力相助祖国发展的行动更是让人敬佩。

  2009年我到教育部工作后,兼任了邵逸夫基金赠款项目协调委员会主席,更是直接参与了先生在内地教育事业赠款项目的管理与服务,这也使我有更多的机会深入了解和认识先生,以及他倾注毕生心血的邵逸夫基金赠款项目。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篇章。到1985年,改革开放进入到第七个年头,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改革陆续启动,但基础依然薄弱,教育发展水平亟待改善。对此,逸夫先生心急如焚,决定倾尽全心,捐助教育,自此开始了连续近30年在内地捐资兴学助教慈善事业的不悔之路。

  自1985年以来,先生持之以恒地为内地教育事业捐赠约47.5亿元港币,在各级各类学校共建设项目6013个,遍布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这些项目力求体现教学、科研的急需和师生共享,并要求能适应教学、科研先进手段的发展。它们的建成和使用,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你或许不认识邵逸夫,但你的生命中或许会有一座‘逸夫楼’”,这是先生逝世后网友的一句悼词。如今,“逸夫楼”大多已成为各地学校标志性建筑,而“逸夫楼”能持续不断地建设并延续下来,成为很多人心中读书时代的印记,成为教育品牌工程的代名词,成为一种荣誉的象征,与先生及夫人方逸华女士严谨认真、亲自过问、用心做好的态度分不开,也与他们所希望的完善的项目运行管理机制分不开。

  邵逸夫基金赠款项目是海内外爱国人士通过教育部捐款时间最长、赠款金额最大、建设项目最多的教育赠款项目。逸夫先生强调“雪中送炭”,而不做“锦上添花”的事情,以带动地方政府投入教育的积极性。项目采用赠款与地方配套资金结合的方式,促进了地方在有限的财政中将更多的财力提前投入到教育上,为我国普及义务教育,促进地区教育均衡发展,尤其是完成西部“两基”攻坚任务贡献了巨大力量。逸夫先生慷慨无私的捐助,掀起了一波又一波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浪潮。先生的每一笔捐助,往往会带动3倍、4倍甚至更多的投入。从这个意义上讲,先生47.5亿元港币的捐助带来了地方将近4倍的投入。项目严格的制度和管理,也使“逸夫楼”经受住了考验。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灾区“逸夫楼”无一垮塌,这不仅是一个纪录,更是一份向每一个在“逸夫楼”中读书孩子的保证。“逸夫楼”和“逸夫楼模式”,是先生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