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小说创作扎根脚下的大地
1990年底,迟子建到日本访问,一位日本老人问她:“你从满洲国来?”她当时有一种蒙羞的感觉,因为伪满洲国的历史已经结束半个多世纪了,而那段历史对东北人民来讲,象征着苦难和屈辱。回国后,她决定创作长篇小说《伪满洲国》,试图还原伪满时期底层社会的生活图景。1991年—1997年的这几年里,她除了写一些中篇小说外,四处搜集有关资料。这些资料有的是从图书馆复印来的,也有的是从书店购置的,还有一些则是从旧书摊寻到的。
1998年,迟子建觉得创作《伪满洲国》的时机已经成熟,为了写作更顺畅,她又集中做了两个月的资料整理。接下来的春夏秋冬,她夜以继日地写作。直至1999年12月脱稿之后,当她把文稿整理出来,发现小说竟然长达60多万字,这着实吓了她一大跳。
《伪满洲国》这部编年体的长篇小说出版后,评论家们都说是“历史小说”,迟子建却觉得,它只是涉及了特殊岁月的生活。她笔下的“历史”仍然是日常的,没有大事件、大人物,有的只是开当铺的、当劳工的等等小人物的生存状态。“把一个特殊年代的日常生活写足了”,这便是她理解的历史小说。她认为,真正能让人肝肠欲碎的作品,其实是靠冷静的叙述、富有“质感”的生动的细节营造来实现的。她不喜欢那些不食人间烟火的作品,觉得和文学的本质背道而驰,文学的表达需要的是小提琴似的“如泣如诉”。
迟子建和同时代的莫言、贾平凹、王安忆、史铁生、韩少功等作家一样,在小说题材、故事、叙述手法等方面,总是求新求变,不断超越自我。2005年迟子建创作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对她而言是文学生涯中的一次华丽转身。这部小说,是我国第一部描述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作品。小说中,她以一位年届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的自述口吻,讲述了该民族顽强的抗争和优美的爱情。2008年,《额尔古纳河右岸》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毕淑敏:关注生命 | 2009-08-14 |
袁熙坤:俯仰天地皆有情 | 2009-08-14 |
冰雪世界的爱心信使 | 2009-08-14 |
袁熙坤:俯仰天地皆有情(组图) | 2009-08-14 |
袁熙坤:俯仰天地皆有情(组图) | 2009-08-14 |
商人郑钧 | 2009-08-14 |
郑钧:摇滚歌手到漫画家、商人 在多重身份... | 2009-08-14 |
张翼:在极地筑建奇迹 | 2009-08-14 |
金飞豹:圆“探险梦” 画好生命这1毫米的线 | 2009-08-14 |
“人淡如菊”的华裔女建筑师 | 2009-08-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