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王学良:一生痴情“王一帖”(图)
//www.workercn.cn2015-06-04来源: 内蒙古日报
分享到:更多

王学良起早贪黑,辛勤制药。

  父亲去世,王学良挑大梁成为第八代传人

  “用眼观其色,用嘴尝其味,用鼻闻其味”,自打王学良记事以来,其父亲就开始教他选料、配料的办法,配膏药的68种药材他都熟知,不同病症,选用的药材不同,其做法、熬制程序也不一样,久而久之,王学良就熟悉掌握了做祖传膏药的技巧。高中一毕业,他便和两兄弟一道随父制药、售药,起早贪黑经营着祖传药业。因王学良头脑聪明、反应敏捷,接受新鲜事物较快,从小熟知制药技法,故大事要事父亲总要交给王学良去办。

  2008年,父亲王麒呈去世,王学良挑起大梁成为“王一帖”第八代传人。王学良深知祖业传承至今,历经坎坷沧桑,故更加用心地操持着来之不易的祖业。王学良告诉记者,熬药时,早晨5点第一个起床,选药配药,生炉点火下锅熬制膏药,在锅台前,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刺鼻的中药味呛得他经常吃不下饭。用药需求量多时,他和全家人一起包药、称重、折叠、装盒,一忙就是一整天。多年来,他起早贪黑,辛勤制药,始终坚持祖上“以良心做药,神奇药效不变,治病救人,童叟无欺”的医训,赢得众多患者的信赖,慕名问药的顾客遍布黑龙江、辽宁、新疆、宁夏、江苏、天津、河北等30多个省市及东南亚、欧美、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十封患者的感谢信至今激励着他们砥砺前行。2009年“王一帖”终被认定为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老字号步入“老态龙钟”,需要新活法

  “王一帖”膏药虽然走过340多年,但原有家庭手工小作坊制作膏药的方式没有改变,秉承“祖技单传”密不外授理念,配药、选料、打磨、熬制等手续均由王学良三兄弟来完成,始终坚持自制、自配、自销,其市场份额也没太大拓宽。

  深知有了“入场券 ”,“王一帖”才能走进市场。 但苦于小本经营,资金匮乏,一直没能获得医药批准文号,所以不能在市场上营销,大大影响了“王一帖”的壮大发展。由于“王一帖”膏药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费时费力,故生产规模和产量受到限制。这些年也有不少医药界老板想与他们合作,壮大发展“王一帖”,因为担心合作使祖传膏药秘方失传,而将外界力量拒之门外。

  目前,“王一帖”凭借老字号虽然名气在外,但却面临资金不足、产品单一,经营思想狭隘、缺乏创新和经营人才加入等一系列问题,不仅落入进军药物销售市场的困局,而且面临传承难,发展步履已显得有些“老态龙钟”。

  在“王一帖”的蓝图里,“后继无人”是其经营发展面临的又一个问题。兄弟3人都是女娃儿,没有儿子,而“王一帖”制作手艺自古传男不传女,失传的绝唱仿佛犹在耳边。传承尤为重要,王学良3兄弟的观念正在改变,决定将一丝希望寄托在学习中医和药剂的3个女孩儿身上,组成“同利三姐妹”,分管生产、销售、文化宣传等。除此之外,如何让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老字号“老有所为”,是王学良面临的最大难题。王学良虽面临困境也不放弃发扬光大祖业的想法。他说:“我始终在努力,下一步还想着购置土地,建设一条较为现代化的‘王一帖’膏药生产线,实行科学生产与现代经营管理机制,彻底改变家庭式落后生产状况,生产出更优质的‘王一帖’膏药,把呼市这张老字号招牌做大做强,为我们内蒙古增色添彩。”(文/图 记者 皇甫秀玲)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