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刘兰芳:生活教会我创作
//www.workercn.cn2015-09-30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有筋骨的作品才能接地气、有生活

  随着《岳飞传》这部书的开讲,“岳飞”这个名字更加深入人心。过去,老百姓没有太多文化,但都知道“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典故。我在创作和说书的过程中,就比较注重挖掘岳飞身上所体现的正面的东西。岳飞是孝子又是忠臣,刚正不阿、威武不屈,很有教育意义。

  我创作、改编、演出的很多作品,都特别重视体现民族精神、传统美德,表现人物的精气神,彰显正义光明。既悬念不断、引人入胜,又入情入理、叩动人心,让老百姓听完之后有教育意义。我想,也正是这一点,我的评书才广受各个层面老百姓的欢迎。

  《岳飞传》正火的时候,我所到之处经常被人们认出来,也闹出了很多笑话。比如坐火车九下山东、六下河南,火车上我不说话没事儿,只要说一句话别人就听出来,纷纷喊我让我说一段评书。

  有次去天津演出,我们路上边说边走,被环卫工人大姐认出来了。这位大姐把我拦住,还大声招呼别人“刘兰芳来了”,让我给大家说一段。我们这行当就是接地气,就是为基层服务的,于是我给大家说了一段,大伙儿挺高兴,听完依依不舍地走开。

  在山东,有的听众从几十里外骑自行车给我送几个苹果,那个年代买苹果很不容易,他自己的孩子都舍不得吃。见到我之后,他跟我说:“刘兰芳啊,尝尝我们的苹果吧,润润嗓子。我们爱听你的评书。”那时我特别感动。

  有一位吉林的老太太,实在买不到票,看着拥挤的人群,一着急把一盆水泼到了排队的人头上。还有一位老太太拿着字条来找我,条子上写着“耿大娘是我们这里的烈属,儿子在朝鲜战场牺牲了,请给她购一张票”。看完我很感动,赶紧请她坐到台边。听完一场书,老太太很知足,乐呵呵地走了。

  那时我收的信最多一天是50封,装了一麻袋。其中有一个人在信中写道:“我是一个知青,每天六点半打开收音机就开始听书。一听书,我就觉得生活有了意思,即便是喂猪的时候,也觉得生活有了乐趣。”看完之后我感动得掉泪。

  60岁后的生活依然充满梦想

  60岁时,我才完成了读大学的心愿。1959年,我读了大专。后来到曲艺家协会之后,其他部门的党组书记全是硕士、博士,唯独我是专科。没有进过大学课堂,我感觉人生缺了一课,所以开始继续学习。

  读大学最大的困难是学习的过程。学习经济管理这门课,我一条条写下来,撕下来背。这些纸条我还一直保留着,当个纪念。我比我的教授还大两岁,他们也都理解我。每次考试坐在狭窄的课桌前,我的血压达到一百六十毫米汞柱,考完四门功课后吃什么药,血压也下不去。尽管如此,我还是坚持考完。

  我要感恩社会,感恩同行,感恩国家。我今天的荣誉是国家给的,我一个说书人,能做的就是到基层为老百姓演出,一到基层演出,我就活跃起来。不管台下是几千人或者是几万人,我往那儿一站开始说书,底下有人听,这就是给我的最高奖赏。

  直到现在,我家依然保存着一张在聊城体育馆演出时的照片。照片很清楚,很多人都围着我坐,拖拉机上、树上、房顶上全是人。人山人海的场景通过照片都表现出来了。

  如今,我年过七旬。再去田间地头给老百姓说书,和八十年代初那种万人空巷的情形相比,我觉得受观众欢迎的程度没变,我的上进心没变。

  我自知夕阳已晚,还应该继续努力。

  往前看,生活永远快乐、兴奋、阳光。

  人物简介

  刘兰芳,1944年生于辽宁辽阳,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79年开始,先后有百余家电台播出她播讲的长篇评书《岳飞传》,轰动全国,影响海外。后又编写播出《杨家将》《红楼梦》等30多部评书,多次获国家级文艺大奖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本文系中国文明网、光明网记者根据访谈整理)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