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受访人简介 黄平:伦敦经济政治学院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从事社会学研究。曾任《读书》杂志执行主编,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有《误导与发展》、《亚当·斯密在北京》(合译)等著译多种,主编有《乡土中国与文化自觉》等多种书籍。
编者按
结合基辛格的新书《世界秩序》,就“世界秩序与中国角色”的讨论,青阅读记者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黄平。他给出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中国就像一个突然长高的“小男孩”,其存在本身就构成了挑战,使得周围人的担心和期望接踵而来。
基辛格在中美关系里的特殊角色依然无可替代
青阅读:您如何评价基辛格的新书《世界秩序》?
黄平:从《论中国》开始,包括这本《世界秩序》,应该说基辛格又回到了当年写《重建的世界》时的学者身份。在他卸任美国国务卿之后,有人曾经问过他有没有回哈佛教书的打算,他回答说never,说明他不想回到传统意义上的书斋型学者。后来的事实告诉我们,他离开白宫后,从著名外交家、国际事务活动家,再到国际战略家,最近这几十年他越来越趋向于一个思想家。他在九十几岁高龄写出这本史论结合的《世界秩序》,在美国也是非常罕见的。其中“史”的部分有对“威斯特法利亚和约”之后世界秩序的系统梳理,“论”中不只有他一直推崇的均势理论,也有他面对很多当代的全球性挑战所做的超越传统均势理论的阐释。
青阅读:您如何看待“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基辛格这个人?他在中美之间的作用依然重要吗?
黄平:据我所知,今天美国的外交界、战略界,基辛格已不再像当年那样呼风唤雨、众星捧月。但从历史和现实综合的角度看,他对于中美关系或者说美国对外政策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在中美关系里,基辛格的特殊角色似乎依然是无可替代的,毕竟他不仅是几十年前“改变世界的一周”那次破冰之旅的操盘手,也是主要的策划人,凭借他对中美关系和世界事务的知晓与经历,加之他对国际问题的思考,我认为,说他依然是中美关系的桥梁也许过于夸大,但至少他扮演着比观察家和知情人重要得多的角色。
劳动模范黄平:城市整洁我争先锋 | 2010-10-27 |
劳动模范黄平:城市整洁我争先锋 | 2010-10-27 |
“村级工会作用正在发挥” | 2010-10-27 |
陈秀兰:人间有情 真爱无价 | 2010-10-27 |
贵州黄平县旧州镇寨碧村支书王清华:“空壳... | 2010-10-27 |
胡耀清:敢为人先“挑大梁” | 2010-10-27 |
2015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简介 | 2010-10-27 |
黄平县返乡农民工龙满江创业记:“富了不能... | 2010-10-27 |
“兵王”任林林收到“离婚通牒”之后 | 2010-10-27 |
游志刚:抗洪一线永不停歇的“救护车” | 2010-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