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对党的无限信仰是滋养他一生的精神沃土
如果说人生是有色彩的,“红”是阎肃一生最鲜亮的底色。
回望阎肃65年的艺术生涯,一大批像《忆娘》《党的女儿》《长征颂》《红旗颂》这样的红色经典,在我国文艺舞台上大放光彩、经久不衰。
1991年,阎肃担纲创作歌剧《党的女儿》。又是一个18天,他3天一场戏,写一场,让作曲家谱一场,演职人员排一场。很快,这部为党的70岁生日献礼的歌剧被搬上舞台。
总政歌剧团原团长、作曲家王祖皆说:“没有相当高的政治热情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他完成不了。”而阎肃则说:“当时,我的脑子里没想别的,就想告诉人们什么叫共产党、共产党在哪儿、共产党员什么样!”
阎肃常说,“今生铁心跟党走,风风雨雨不回头。对党的无限信仰是滋养我一生的精神沃土。”
这绝不是一句空话,翻开阎肃的人生履历,页页都是对它最坚定的诠释。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年仅7岁的阎肃随全家从保定逃难到重庆。1946年,他考入重庆南开中学,在校期间,阅读了《共产党宣言》等一大批进步书籍,对党最朴素的情感自此在心中扎根。
重庆解放不久,已就读重庆大学的阎肃响应党的号召,投身革命,参加了西南青年文工团。
没穿军装的他,曾两次到朝鲜慰问参战部队。来到抗美援朝前线,最让他揪心的就是“生死一瞬间”。有时,他到一个连队演出,头天看到的还是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围着演出队有说有笑,可第二天看到的,却是从战场上抬下来的一具具遗体,有的甚至连遗体都没有找到。
有一天,他们从一个阵地到另外一个阵地演出,翻过一座大山时,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山岗上,志愿军战士的墓碑一座挨着一座,一片连着一片,所有的墓碑都朝着祖国的方向。
那一刻,有悲伤、有沉痛,但更多的是震撼。面对这座血肉之躯筑起的悲壮“阵营”,他在心底默默决定——“我要当兵去!”
朝鲜战场归来,原来的文工团归属到西南军区文工团,阎肃如愿以偿地穿上了这一生都不愿再脱下的军装,拿起了文艺战士的“枪”。1953年,阎肃光荣地加入共产党,一直跟着党走,从毛头小伙变成了耄耋老人。
65年的辛勤耕耘,阎肃获得了太多的荣誉。在这长长的荣誉单上,“优秀共产党员”是他最为看重的。
用赞美的方式爱党爱国
阎肃生病入院前,担任了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胜利与和平》的首席策划。
他一如既往地拼着,与演职人员一起历时近6个月,经过数十次修改彩排,最终为全世界观众呈现了一台主题鲜明、气势恢宏的文艺晚会。
高强度的工作持续了近6个月,他跟着“儿孙辈”的同行们一起熬夜、吃盒饭,有时实在太累,他就趁间隙坐在椅子上打个盹儿。
他为党和国家重大文化活动倾情创作的历史由来已久。1984年以来,《祖国颂》《回归颂》《长征颂》《小平您好》等100多场党和国家重大文艺活动,他都担任主创,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在许多导演看来,少了他,似乎就没了“主心骨”,少了“定盘星”。
“为什么很多重要文艺活动都离不开阎老?就是因为他能准确把握党的文艺方针,是一位能拿大主意、能出金点子的大家。”有人这样感叹。
86岁的老搭档、作曲家姜春阳一直默默关注着阎肃,一次,他忍不住给阎肃打电话:“老伙计,悠着点,别太累了!”
电话里,阎肃回了四个字:“我还得干!”
他还唱了起来:“一阵阵春风一阵阵歌……”这是两位老人50多年前共同创作的,歌名叫《我爱这战斗的生活》。
听阎肃的歌,犹如一道沁人心脾的清风拂过。激昂中蕴积温存,幽默里发人深省,那是人民的心曲,是历史的回声,更是未来的畅想。
“假大空不是主旋律”“主旋律不是死板的、硬邦邦的,是美的、多样化的。”阎肃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战斗在讴歌主旋律、弘扬中国精神的最前线。
“山弯弯,水弯弯,田垄望无边;笑甜甜,泪甜甜,一年又一年;燕子飞,蜜蜂唱,坡前柳如烟;风暖暖、梦暖暖,这是我的家园……”这是阎肃为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型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创作的歌曲《我的家园》,也是这位老人的动情告白,其中饱含着他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爱是深刻的,又是具体的。爱你的故乡热土、爱你的父母、爱你的儿女,都是这种爱的体现。”阎肃说,他这一生是在用赞美的方式爱党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