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学者 · 名家

王泽山:以身相许火炸药(图)

2018-01-09 10:18:31

  攻坚廿年,装药技术冲鼎世界极

  1996年,62岁的王泽山摘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在很多人看来,有着国内双冠王称号的王泽山已经“功成名就”。但他的目光又瞄准了新的方向。这一次,为了解决新的世界难题,他整整花费了20年的时间。

  王泽山说:“在科研上不要使巧劲,不要追求短平快的项目,科学要实在,不要浮夸。选定目标不要轻易放弃,遇到问题不轻易放弃。”

  正是这种不断解决问题的科学精神,使得王泽山对待科学的态度始终是“追求完美”。

  2017年初,王泽山凭借火炮装药技术第三次问鼎国家科技大奖。这是他历时多年再次攻克了世界军械领域的一项技术难题。而这背后是上百次实验的累积,每一次都凝聚着他对完美的坚持,对自我的超越。

  火炮曾被称为“战争之神”。世界各个军事强国都争相投入大量的经费用于高性能火炮的研发。

  然而决定这个“战争之神”威力与射程的一项重要因素在于它使用的火炸药的性能。长期以来,可广泛应用于大口径火炮发射的全等式模块装药技术困扰着世界军械领域。目前各国火炮使用的主要是两种单元模块组合的双模块装药。通常情况下,为了满足火炮远近不同的射程要求,模块装药在发射前需要在不同的单元模块间进行更换,如此操作既繁琐又费时。使用同一种单元模块,通过模块数量的不同组合,来实现火炮对于远近不同目标的打击,一直是国际军械领域梦寐以求的技术。

  王泽山一生追求的,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提升火炸药的含能性能,为中国的“战争之神”傲立世界插上技术的坚强翅膀。

  然而,要想研发出这种全等式模块装药技术绝非易事。国外联合开展的155火炮等模块装药研究,历时多年,终因无法突破技术瓶颈,研究被迫中断。

  令人自豪的是,这个看似不可能解决的难题却被中国人成功攻克了。

  当还是一名学生时,王泽山就从华罗庚的读书法——“书由薄读到厚,再由厚读到薄”中有所领悟,“书由薄读到厚很好理解,是在书的基础上查证细节,在书中没展开的节点上找其他知识扩充。那么为什么再由厚转薄呢?是把脉络理顺,联系各方面知识,对整个结构有清晰的认识,找出其中的关键和本质”。

  王泽山坦言,科研中自己不喜欢走别人走过的老路,而是喜欢独辟蹊径,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闯出一条前所未有的新路来。

  这种不走寻常路的创新精神帮助他再次攻克世界级难题。

  1998年至今,王泽山另辟蹊径创立了装药新技术和相应的弹道理论,并与有关工厂联合突破了技术关键点。

  这样一来,无需延长炮管和增加膛压,通过有效提高火药能量的利用效率就能提升火炮射程,使炮口动能和射击参数全面超越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高膛压火炮,发射威力达到了等同于型号更新一代的火炮威力水平,并且只需一种操作模块即可覆盖全射程。

  我国火炮在采用这项技术后,射程提高20%以上,或最大发射过载有效降低25%以上,弹道性能全面超过其他国家的同类火炮。

  然而,这项世界级的成果却是在王泽山退休后取得的。

  1996年,已经62岁的王泽山凭借着低温感含能技术摘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填补了这一奖项空缺多年的空白。在很多人看来,有着国内双冠王称号的王泽山已经“功成名就”,完全可以待在家里颐养天年,或者在社会上做一些轻松的指导类工作。但王泽山的目光又瞄准了新的方向。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身体和精力都还足以支撑自己攀登新的研究高峰。这一次,为了解决这个新的世界难题,他整整花费了20年的时间。

  在退休后“赚回来”的这20年时间里,一次次验证结果的反复失败伴随着矢志不移的艰辛探究与精确繁杂的计算,王泽山利用自己另辟蹊径创立的装药新技术和相应的弹道理论,终于研发出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全等式模块装药技术。

  科学匠心,一生只愿做好一件事

  王泽山已经80多岁了,但他一年之中,依然还有一半的时间是工作在试验场地,足迹遍及全国兵工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他说:“只有亲临现场指导实验,我才能够放心。”

  “自己这一辈子,除了做火炸药研究这一件事,别的都不擅长。我的生活已经跟科研分不开了。一旦离开,就会感觉自己好像失去了生活的重心。”王泽山这样说。

  他撰写的14部学术著作、百余篇研究论文,为我国发射装药学从相对单一的学科体系向火炮、弹丸、火药和弹道学等多学科交叉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

  回顾与火炸药“以身相许”的60年光阴,王泽山对于自己当初的选择始终无怨无悔。他说,“这是一个社会需要、个人前途更加灿烂、自己有能力胜任的最佳选择。”

  “选题”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也是做学问的要点。“国家有难题,我们不能当旁观者”,王泽山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他的选题原则是“客观需要、国际前沿、有能力解决”。

  火炸药轮储是国家国防战略的需要,但每年都会产生万吨以上的退役火炸药。过去,我国的报废弹药基本采用“火烧、炸毁为主”,存在着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世界各大国也都在努力研究报废弹药处理的难题,但是由于弹药种类多、剂型复杂、风险极大,研究进展缓慢。

  上世纪80年代,王泽山立足军民融合,针对不同类型的废弃火炸药,从系统工程方法入手,提出了资源化利用的技术途径,并发展了有关理论。其中包括对废弃火炸药状态和价值评估分析,处理过程的优化;火炸药从弹药中的安全分离和粉碎、改型或改性以及组分分离提取,以供军事上再利用、制造民用火炸药或化工产品等技术。

  王泽山的研究,使利用废弃火炸药制备民用炸药,成为资源化治理的一条基本途径。其治理量可与产出量相当,能及时处理掉废弃火炸药,不留隐患。利用分离和精制技术,还可以获得多种工业用原料。而对于因武器退役而报废但性能经评估分析并没有失效的火炸药,经过改性与改型处理,可以再利用于军事,发挥其最大价值。他引领了我国废弃火炸药无公害处理、再利用的研究方向,为保证国家火炸药战略轮储机制的正常运行、消除社会的安全隐患和环境污染源提供了理论与技术基础。该项成果获199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现在,王泽山已经80多岁了,但他一年之中,依然有一半的时间是工作在试验场地,足迹遍及全国兵工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

  从事火炸药技术研究的人都清楚,火药燃烧的过程相当短,只有大约几十毫秒的时间,但形成的压力却很大,有时候能够达到几百兆帕。正因为如此,实验过程中很多稍纵即逝的细微现象很难及时捕捉和准确把握。要想获得准确的测试数据,需要依靠先进的设备和平时大量的实验经验的积累。而由于火药的易燃易爆性,很多实验尤其是弹药性能的验证过程都必须在人烟稀少的野外进行,这就注定了实验环境条件都是艰苦的。

  尽管环境条件很艰苦,但王泽山从来不是呆在办公室内坐等实验数据和结果出来,而是深入一线亲自参加相关实验。

  有一次团队去内蒙古靶场做试验,当时室外的温度已经是零下20多摄氏度,就连做实验用的高速摄像机都因环境条件太恶劣而“罢工”了。可80岁的王泽山却和大家一样,在外面一呆就是一整天。

  他常说,火炸药性能参数的验证中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实验过程中也颇具危险性。因此,为了能准确收集到一手数据,同时也为了确保整个实验过程的安全有效,“只有亲临现场指导实验,我才能够放心。”(本报记者 张晔)

1 2 共2页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尹文卓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十九大代表风采录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老职工、老党员向党说句心里话

  • 热点人物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23年,用心血铸...

  • 热点人物

    情感与责任铸就工匠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周勇排名第十九

      当地时间7日,第四十届达喀尔拉力赛在秘鲁首都利马的皮斯科结束了第二赛段的争夺,BP勇之队的周勇发挥出色,总成绩排在第十九位。

  • 张晓龙做客《天天向上》尽显儒雅绅士

      上周五晚(1月5日),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迎来2018开年第一期,全新的舞美设计、丰富的节目内容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张晓龙、潘粤明、杨钰莹、马可、陈翔、戴军携手做客《天天向上》“乔迁宴”,热聊“中国节”。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少年刘强东

      农村在教育资源上,真的是先天不足,你是想象不出来的,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的。我小学只学过语文、数学,直到初中才有地理、历史等课程,但老师从来没讲过课,学校也没有能教课的老师,只把课本发给你自己看。

  • 胡勇:硬件产品与解决方案两手抓

      在“社交+通信”的差异化道路上,易信已稳扎稳打走过四年。每一年,我们都紧跟市场的发展与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把握新的机遇,作出新的尝试。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