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给病人开出的第一张处方是关爱。”郎景和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郎景和对病人的好是出了名的。诊室里见到初诊患者,他总会问问病人来自哪里。如果是山东的病人,他就会惟妙惟肖地说起山东话;如果是上海人,他也会绘声绘色地说起“阿拉”与上海的故事。说了两三句,就会“穿帮”,这时患者和医生哈哈一笑,现场的气氛轻松又和谐,病人的紧张情绪也舒缓下来。有一次,郎景和出门诊时,来了一位30多年前曾经就诊过的老病人,郎大夫如数家珍般讲述她的疾病特点,病人都难以置信。想了半天,患者说:“哦,你是熊大夫吧?”郎景和慢悠悠地说:“我不是熊大夫,我是狼大夫。”周围笑声一片,病人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从医55年,现在郎景和依然坚持每周出一次门诊,门诊患者中很多都是前来复查的老患者。这一天,记者在门诊遇到了北京患者刘女士。2003年,刘女士找到郎景和做了宫颈癌手术,那时,她已经42岁。此后每一年她都会到医院找郎景和复查一次。16年过去了,刘女士已经年近六旬,每年听郎大夫说一声“挺好的”,这一年就过得特别踏实。其实,刘女士与郎景和16年的医患情算是“年轻”的。有一位小姑娘在8岁时患上了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当时的常规做法是切除子宫和双侧卵巢,辅加化疗和放疗,这意味着女孩将丧失生育能力。为了女孩的未来着想,郎景和与同事进行研究,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案,保住了子宫和一侧卵巢。手术及化疗后,女孩一年年长大,每年春节,她都会给郎景和寄来一张贺卡,贺卡上的内容总在变化:不休学了,考上初中了,考上高中了,上大学了(文科状元)!结婚了,生了个女孩……这一张张贺年卡,30多年从未间断。
最喜欢别人称呼“郎大夫”
郎景和的妻子华桂茹是他同年级同学,两个人同在1964年来到协和医院工作。同事朋友都知道,郎景和对华大夫的“昵称”是“户主”,还有“理发师”等多个职务。“1971年,儿子出生了。小孩子经常要去理发店剪头发,华大夫就买了一把推子,自己给儿子剪头发,顺便也给我理理发。”儿子长大后,喜欢到理发店剪时髦的发型,就不再让妈妈担任理发师。于是,华大夫就成了郎景和的“御用理发师”。40多年不变的发型,就像两个人的感情一样,经得住岁月的考验。如今,年近八旬的郎景和依然很忙,每天晚上回到家里仍然有很多工作。但是,郎景和在家工作时绝对不会一个人闷在书房里,而是陪着华大夫一起看电视剧。客厅里,他拿出纸笔,一边“听”电视剧,一边写写画画,“什么都不受影响。”说起华大夫,郎景和一脸骄傲,“华大夫当过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及康复医学分会的主任委员呢,仅次于院士!”说起华大夫,郎景和更是一脸幸福,“每次出差前,华大夫都要给我煮饺子。”他一再叮嘱记者,“千万要把华大夫写好了,因为她给我做饭呢!”
从医50多年,当年的小大夫早已成长为院士。然而,郎景和还是最喜欢别人称呼他为“郎大夫”。当年的小伙子虽然现在年近八旬,但他依然走路带风,记忆超群,依然兢兢业业,谦虚平和。2016年,我国开始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作为妇产科界的领军人物,郎景和与同行共同完成了适宜中国水平的生育战略。“战略重点回答六个问题:想不想生、能不能生、生几个、怎么生、怎么生得好、怎么生一个聪明漂亮的孩子。”
从一名医生到一位大家,郎景和仿佛没有经受过艰辛与挫败。事实上,一路走来,他也遇到过很多挑战与挫折,但在哲学和文学的陪伴下、在书法与绘画的陪伴下,郎景和觉得很轻松。如今,回想60年前参加的那场高考,还有那一年遵从父母之命的决定,记者禁不住问道:“您后悔过吗?”“从来没有。”郎景和毫不迟疑地答道。(本报记者贾晓宏 阎彤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