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已过,天气渐暖,正是春耕好时节。
“人误地一天,地误人一年”。因为疫情防控,有些农技专家下不了村,一群返乡的涉农高校师生撸起袖子下了地。一桶水加多少药、农药和化肥能不能混用、没浇冻水的几块麦田干结了咋办……他们扑下身子、亮出法子,在田间地头开出了一堂最接地气的“停课不停学”大课。
深入田间: “把书面知识变成指导农业生产的实践”
●地点:江苏启东南阳镇富兴村
●人物:刘思思 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教师
南阳镇富兴村二组,阳光和煦,地里的蚕豆、油菜和马铃薯正在蓬勃生长,农家小院正在为玉米、大豆和辣椒选种,一派春耕的忙碌景象。
“这片蚕豆植株上有真菌病害,上部叶片有霜霉病,下部叶片有炭疽病。”在一块蚕豆地里,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教师刘思思正指着“受伤”的蚕豆叶,向村民江允冲夫妇解释蚕豆得了什么病。
由于当地村民都讲方言,刘思思让家人在一旁做“翻译”,自己连打手势和比方,设法让村民理解。
作为一名农药学专业毕业生,刘思思自打解除自我隔离后,就开始思考如何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家乡的春耕提供一点帮助。遇到附近的农民不知该如何使用农药,拿不准一桶水加多少药,农药和化肥能不能混用等问题,她都一一予以解答。一些农民因为年纪较大看不清说明书,刘思思就帮忙计算用量,调制药水。
对于刘思思的帮助,质朴的村民没有太多赞美的言语,只是问她“吃不吃红豆饭”。
天气好的日子里,刘思思会在田坎陇上散步。看着村庄生机蓬勃的景象,她觉得“劳动很美”。“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指导农业生产的实践,这是我最大的收获。希望以后的研究能更多集中调研一线生产,也能有更多的人来指导和培训农技问题。”
线上“把脉”: “让最新的信息技术服务好传统农业”
●地点:河北邯郸曲周县
●人物:张宏彦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
2月下旬,身在北京的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张宏彦接到一通视频电话,视频那头的是曲周县金沃福小麦种植合作社的农民王志成。
原来,王志成的合作社今年种了800多亩的小麦。随着小麦开始返青,没浇冻水的几块麦田出现了干结的现象,长势不是太好。
在张宏彦的指导下,王志成拍了几张地里的照片,用微信发了过去。很快,他的问题就得到了解答。“有啥不会的疑难问题通过网络都解决了。”王志成说。
从2009年中国农大在曲周建立科技小院起,张宏彦便带着学生常年吃住在村,为农民提供农技服务。往年,一过正月十五,他和学生便赶回曲周,下到各村指导生产。今年,受疫情影响,张宏彦被迫“滞留”在北京。
王志成的那通视频电话给了张宏彦启发:线上帮农民春耕“把脉”,无疑是一条快捷有效的路子。
让张宏彦欣喜的是,他的同事和学生早早就自发在行动了。
张宏彦的同事、曲周实验站高级农艺师牛新胜的手机里有17个农业交流群,群里近1300名好友。他在群里发布技术方案、逐一回答农户提问,忙得不亦乐乎。
张宏彦的学生在各自驻点的科技小院群里推送网络课程,有人还制作了小麦春季管理的解说视频,发布在科技小院的微信公众号上……
“我们希望通过各种方式,为今年稳定增收尽到应尽的责任。”张宏彦说,“怎么将网络‘把脉’的方式,更规范化地用到日常农业服务工作中,让最新信息技术服务好传统农业,这是我们接下来要思考的问题。”
远程调研:“用所学专业知识让农民事半功倍”
●地点:四川广安武胜县玉皇楼村
●人物:沈静 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博士生
这个寒假对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博士生沈静来说很特别。原本打算大年初二回家的她,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计划。人留在了北京,心却惦记着家乡。
沈静的家在武胜县玉皇楼村。今年立春一过,沈静的母亲和二姨就开始为水稻春播做准备。可田里杂草太多,人工除草效率低,打的药效果又不好。开着视频,沈静帮家里人辨认了田里的杂草,又用专业知识为家人提出了用药建议。
自家的问题解决了,沈静又担心起村里的老乡们来:“他们一定也会遇到杂草防除的问题,何不借此机会在村里做个调研,帮助更多人呢?”
沈静找到老家的表姐,在她的帮助下联系上了七八位老乡。沈静人在北京,表姐就举着手机替她“下地”。开着视频,姊妹俩给乡亲们地里的杂草“会起了诊”,一块田接着一块田,表姐常常一次能走一两个小时。有的杂草不好辨认,沈静就让表姐拍了照片,回来根据网上的资料进行辨认。
在表姐和老乡的远程帮助下,花了半个多月时间,沈静交出了一份《鸣钟乡玉皇楼村水稻田杂草防除工作调研报告》。报告字数不多,内容却很翔实,针对水稻育种不同时期,分别给出了杂草防治的可行性方案。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学的也是农业相关专业,一直很关心三农问题,希望用自己所学的农业知识,为农民提供一些便利。”谈到下一步的打算,沈静兴奋地说,“我希望能把报告的内容用更通俗的语言转告村里的老乡,让他们在生产中能够真正事半功倍。”
(光明日报记者 唐芊尔 邓晖 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