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有穷而情无终
在过去的大半年中,这两本书的编辑出版工作,也是我们整个编辑团队的情感寄托。去年10月,在两书正式立项之后,我们将李炜教授门下的18位学生李丹丹、和丹丹、石佩璇、刘亚男、黄燕旋、于晓雷、王琳、张荣荣、范培培、张超、林梦虹、杨靖雯、沈冰、洪妍、魏兴舟、王旭、徐风翎、张佳浩分成了两组。
李丹丹担任两组的总统筹,黄燕旋担任《论集》的编写组长,和丹丹、石佩璇、刘亚男担任《追思集》的编写组长,于晓雷负责与出版社对接协调等外联工作。在中山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及语言学教研室诸位老师的指导下,两书的编写工作开始了。
书稿的编辑工作千头万绪,从收稿到整理再到一轮又一轮地校订,都是十分需要耐心和定力的工作。两书同时立项、同步开展,编辑校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论集》的稿件年代有早有晚,体例不尽相同,许多细节条陈需要追根溯源、逐字校订;《追思集》的稿件长短不一、风格各异,许多人物、事件,特别是文字都需要逐一认真核对。
编写团队的成员,有些是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以外,儿女尚小、家庭负担也较重;有的是在读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正处于毕业论文撰写和求职的关键时期;还有的成员在北京、贵州工作,参与开会讨论多有不便。但是大家心照不宣,都把这份特殊的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于是,编写团队中有深夜一两点完成编写发送到工作群里的,也有凌晨四五点起床来接力编辑校对的,每个人都尽力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挤压休息的缝隙,在接力中完成全书的编写。在老师们的指导下,编写团队兵分两路开展整理编辑工作,汇总后再与出版社责任编辑团队对接,按期完成了出版前的整理校对工作。支持我们克服所有困难、完成攻坚任务的,是心中怀有的对恩师深沉坚定的爱。
正因为怀着这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对书中的细微处用心甚多,此处仅列两处,一为全书的排序原则,一为新增的“各界寄语”板块。
《追思集》的文章来自社会各界,排序工作成为难点。一般来说,按姓氏音序先后、职称职务高低是较常见的排序原则,但我们选择的是“以齿为序”。“以齿为序”是中山大学中文系的优良传统,也是李炜教授的处事原则。因而在“同事追思”“学界追思”“亲友追思”中,我们遵循了该原则。
但在师生关系中,我们对“年龄”的概念做了延伸。本书中的“学生”,主要定义是“李炜教授的学生”,因而在“学生追思”和“学生寄语”中,我们以入学年份先后作为主要的排序依据,入学年份意味着“结识李炜教授的年龄”。在“各界寄语”中,我们更加坚定地贯彻了“相识年龄”这个原则,根据撰稿人与李炜教授的相识年份排序。希望借此时间线索,展现李炜教授人生轨迹及情之所至。
在收集过程中,我们发现在报刊公众号转载的文章下面,有很多留言感人至深,这些留言来自社会各界。这让我们想到,除了“师长、同事、亲友、学生”之外,还有一些可能被忽略的“交往”。
回忆起李炜教授的告别仪式上,他生前经常光顾的餐馆老板、中文堂的物业管理人员、仅指导过一两次演讲的外系学生,还有一些交往时间不长的朋友也在送别人群中。这些短暂的、日常的交往,李炜教授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展现他们之间的过往,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一个更加生动立体的李炜教授。于是我们设立了“留言板”,记录李炜教授与社会各界的交往。
有些邀请对象从来没写过文章,我们就安排专人采访,并根据访谈录音整理成文字。于是在最初的“留言板”中,就有了和李炜教授结识多年的理发师刘宾先生、家政服务人员刘自香女士的故事。
在编辑过程中,“留言板”收集的内容越来越多,分量越来越重,有李炜教授在日本访学时结识的忘年友人卢燕丽教授,有学生家属,还有历届学生。于是编委会将“留言板”单独成篇,命名为“各界寄语”。在这些留言中,我们感受到中山大学教授、广东省中国语言学会会长、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流行音乐协会副主席等身份之外的李炜教授,感受到他“侠义之气”“与人为善”的生命底色。这些交往的故事更加印证了李炜教授是一个“明媚了周边世界的人”(中山大学彭玉平教授语)。
在《追思集》中,有多位师长前辈提及李炜教授最后住院的一百多天,是由多位学生在医院照顾陪护的;李炜教授逝世后,也是门下学生执传统弟子礼,为李炜教授送终发丧的。然而,比起恩师对我们的培养教导,我们仍未能报之于万一;比起恩师对导师黄伯荣先生、唐钰明先生的恭敬尊重,我们也未能效之于万一。
“因风道感谢,情至笔载援”,愿借《李炜汉语语言学论集》与《李炜教授追思集》两书,表达我们对恩师永远的感激、怀念之情。(李晓璇、和亚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