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学者 · 名家

获得工程勘察界至高荣誉

潘越峰:破解世界难题的导弹阵地设计师

2020-06-29 11:10:31 来源:科技日报

  近日,南方某国防重点工程正进入关键节点,倾盆大雨却连下数日,山体遭遇洪涝灾害,初支结构出现崩裂和塌方,情况危急。如不尽快止住,工程面临报废危险。

  灾难面前,头发已有些花白的潘越峰脚踩泥泞,反复踏勘,很快和其他领导专家达成共识——综合采用注浆、管棚、拱架多种方式,实施“弱爆短进、快喷强护、早封勤测”等技术快速控制了泥石流扩散范围,确保了工程如期进行。

  作为导弹专家,火箭军研究院某工程设计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潘越峰是阵地勘察的“先行者”,长期致力于导弹阵地勘察设计。可以说,如果没有他的靠前勘查,导弹的威慑力和战斗力就难以完全发挥。

  说起自己的专业——工程勘探设计技术,潘越峰滔滔不绝。然而,谈及前不久刚获得的“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这一工程勘察界的至高荣誉,他却连称“运气好”。

  首次将某装配技术应用于导弹地下坑道工程

  1984年,潘越峰从南京工业大学工民建专业毕业。当时,正值建筑行业的黄金期,身边同学大多选择出国深造、经商创业,而他却把眼光瞄向了国防事业,毅然从军。

  火热的军营和他想象中有些不同。入伍第一年,他被分配到施工部队代职锻炼。别人在训练场上挥洒青春,他却和施工官兵在工地上挥汗如雨。在那里,他亲眼目睹了任务一线的艰苦条件、恶劣环境以及技术的落后。

  潘越峰切身感受到作为阵地设计师的责任和压力,他暗下决心,要从图纸上的每一条线抓起,为阵地建设绘好图、把好关。也正是在那里,他与部队技术人员共同完成了某营区规划设计方案和相关施工技术方案的制定。

  回去以后,潘越峰一头扎进了理论书籍和成堆的图纸中。28岁那年,他担任某重点方向国防工程项目负责人和主设计师,首次将某装配技术应用于导弹地下坑道工程,实现系列化标准设计、模块化装配施工,建设周期缩短20%。该项目获军队优秀勘察设计奖,他也因此荣立三等功、被评为国防建设先进个人。

  1986年底,潘越峰作为技术骨干被派到深圳某设计院工作交流。凭借精湛的技术,他被安排参加多个方案投标工作,担任高层公共建筑和住宅的结构主设计,并参与深圳市高层建筑设计图集汇编。

  不久,地方科研院所和企业的“橄榄枝”随之而来,“年薪十万,住房和户口都不是问题!”面对优厚待遇,他想都没想就拒绝了。“我只想干国防工程。”他说。

  数十年来,凭借这个信念,潘越峰和团队攻下一座又一座高地。

  破解军队深地下工程世界难题

  某重大工程项目进入攻坚期,随着工程深入推进,施工瓶颈也日益凸显——高应力、高地温、岩爆、大变形……众多公认难题在同一工程中先后出现,这可让官兵傻了眼。

  潘越峰主动请缨,多次深入现场,走遍阵地的每一个角落,确立了“理论分析与数值仿真为先导,模型试验和工程验证为基础,实时监测与动态设计为手段”的总体技术路线。他带领项目团队一边观测地质岩层、钻探取芯试验,掌握第一手数据,一边联合优势团队把脉工程症状、分析破损机理,探求防治办法。

  经过多次量化分析,“病因”终于浮出水面。他们认为:问题主要来自特殊地貌和复杂地质结构,深地下工程布局打破山体原有介质平衡,必须综合施策。

  最终,潘越峰牵头论证提出了10余份技术方案和专题报告,并会同权威单位开展了试验研究和计算分析,拟制了交叉口、大跨度、高边墙等多个处置方案。与此同时,“地质超前预报、岩爆监测预警、洞室变形量测”等方法也在军营迎来了“首秀”,这些方法能给围岩测“血压”做“体检”,官兵直呼神了。

  由于及时采取有效加固支护措施,潘越峰最终确保了在岩爆频繁区域施工掘进的安全,破解了军队深地下工程世界难题。

  潘越峰爱学习,不管工作多忙,都要抽出时间阅读。一次作战运用和战争案例学习,地质环境对战争的影响让他印象深刻。人无法逆转环境,却可以适应环境,潘越峰通过对部分战场设施的设计,实现了有效规避作战准备中的突发地质灾害,提升作战效能,打通了战场交通的“脉络”,为加快形成新质战斗力奠定了基础。

  30多年来,潘越峰始终保持“白+黑”“5+2”工作状态。他长期承担军队重点工程勘察设计和急、难、重应急项目,牵头及参加重点科研项目30余项,获国家、军队科技进步奖等奖项25项。这么多年来,到底加了多少班、绘了多少张图纸,恐怕他自己都记不清了。

  获评“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后,众人向其讨教成功秘诀,他坦言:“军队科研人员要让自己的专业方向符合党和军队需要。我只是踏实走好每一步,做一个让组织放心的人。”(王磊 胡娟 科技日报记者 张强)

编辑:孙仕奇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他们为3.91亿职工发声——代表委员“微...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朋友圈中的职工话题⑨:完善大病保...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蛰伏半年的海鸥乐队:“我们现场见!”

    “每次扮演着心里模样的你,伴着夜晚的森林,成为了你。”现场演出被按下了暂停键的海鸥乐队,蛰伏半年创作的新作品《成为了你》,跃居成了“近期热门”。

  • 当张一山、潘粤明皆是《局中人》

    向来心是看客心,奈何人是局中人。23日晚,张一山、潘粤明新剧《局中人》在江苏卫视幸福剧场正式开播,沈家兄弟的人生际遇和革命征程就此拉开序幕。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她在小那么村做成了“小那么茶”

    前不久,浙江农林大学16级本科生许巧盼凭着一份专业的创业实践报告毕业了。她没有写毕业论文,一手创建的公司成为她大学四年来学习成效的证明,通过了学校答辩委员会的评审。

  • 山东青岛胶州食用菌协会会长匡永帅:小蘑菇闯世界

    好产品要有好的销售渠道,这是青岛胶州食用菌协会会长匡永帅一直秉承的理念。2011年大学毕业回到胶州后,他带领200多名社员种植蘑菇、培养菌棒,把蘑菇、菌棒销往韩国、日本、新西兰等国家,年产值达3000多万元——他以销售牵头,逐渐让胶州蘑菇走进了国际市场。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