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精彩影视作品塑造时代英雄
那个在银幕上一字一顿说出“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的江姐走了。6月27日,在电影《烈火中永生》中扮演江姐的演员于蓝去世。很多观众叹问: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为什么对江姐念念不忘?
-
刘国梁:再造大满贯
从21年前夺得大满贯,到以教练身份培养出张继科、马龙等大满贯选手,再到如今为世界乒坛创造新的大满贯赛事,新角色、新使命赋予了刘国梁新的挑战。
北斗人,用导航定位人生
讲述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导航所所长 蒙艳松
蒙艳松 资料照片
自2005年正式步入航天领域,我已与北斗工程结缘15年。加入北斗团队后,我潜心钻研,很快就开始负责多个星间链路预研和北斗二号试验星等型号任务。
2009年前后,北斗三号启动建设,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由区域向全球的跨越,建成“自主可控、服务全球、富有特色、局部领先”的世界一流卫星导航系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作为卫星有效载荷研制的主力军,曾负责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全部有效载荷的研制任务,当然要积极承担起北斗三号这一难度大、要求高的工程。当时,工程组织星间链路可行性论证,国家重大项目立项也进入了关键期,我们义无反顾地接过了北斗全球导航系统先期论证的重任,同时承担了涉及星间链路的全部三个重大专项研发课题。
北斗三号起点很高,要实现100%国产化,2到3年内要完成所有组网星的交付,难度可想而知。其中,建立星间链路是北斗系统实现由区域向全球跨越的基础和关键。
论证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星间链路的日子是难忘的。为了获得更优的比测结果,我们不断调整测试方案,反复梳理测试流程。正是在这种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过程中,我们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瓶颈,实现了性能指标从优到更优的跨越。
2013年,北斗三号试验星工程立项,需要在三种轨道30颗卫星星座中建立网络化、高精度测量型的星间链路,系统复杂、体制新、方案新、技术新,在国际上尚属首次。接下来的两年里,我们又开始与时间赛跑,跟技术较真,联合国内优势单位完成了三颗试验卫星载荷的研制、交付与在轨试验。我们在国际首次提出混合体制星间链路系统方案,突破了短信号精密测距、大规模相控阵天线在轨自主校准等全套关键技术,为北斗全球系统及时开展试验卫星工程在轨验证扫清了技术障碍。以星间链路为代表的关键技术均得到在轨验证,功能性能满足工程要求,使我国北斗导航卫星星间链路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圆满完成了试验任务。
试验星工程完成后,组网星任务接踵而至。我们努力推动组网星有效载荷性能的再次提升,同时打造了一支专业的人才梯队。如今,20颗组网星在轨运行稳定,我们通过打造出一批星上核心系统及产品,让全球定位导航授时精度全面满足用户要求,创造了导航卫星有效载荷的中国精度、中国质量与中国速度。
北斗人的工作并没有结束,我们将继续为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发展,为祖国的航天事业铸就新的辉煌。
“能提高北斗系统性能的事,我们干!”
讲述人:北斗三号控制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 陈斌
陈斌 资料照片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星箭分离71秒后,太阳翼成功展开,相比同轨道其他卫星缩短了约30分钟。这颗创新性地采用了太阳翼展开时序优化设计方案的卫星,通过箭载摄像头传回了“羽翼伸展,金光璀璨”的影像,为北斗全球组网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为了实现这“精彩一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北斗三号控制分系统研制团队细心完善技术方案,多角度全方位验证,确保更改万无一失。
今年是我加入中国航天大家庭的第10个年头。10年来,我参与完成了31颗北斗导航卫星的研制,先后20次奔赴基地执行任务,经历了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的磨砺与洗礼,一步步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北斗人。
2011年春,正值北斗二号密集发射期,我光荣地加入了北斗团队,参与到北斗二号研制任务中。正是在那里,我学到了职业生涯的第一课。
在发射场模飞测试北斗二号MEO(中地球轨道)双星时,开始很顺利,但从对日姿态转为对地姿态时,却出现了一个之前从未发生的现象,随后多次重复测试,该现象都不再复现。面对这个极小概率问题,团队并没有轻易放过。在主任设计师尹泉的带领下,我和另一位同事趴在测试间足足两天,仔细分析程序设计逻辑,再一一比对操作过程,终于找到了这个只可能在64毫秒极短时段内遇到的情况。问题解决了,我也从前辈似乎有些偏执的态度中深刻领会了北斗人“不放过任何疑点”的执着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才确保了北斗任务一次又一次成功完成。
北斗三号组网初期,我被调入北斗三号研制团队。在主任设计师王雪涛和严嵘的带领下,我们以极少的人力完成了艰巨任务。
2015年,就在MEO试验双星发射前夕,型号队伍对卫星的姿态方案进行了优化论证,但这种方案在高轨卫星中从未使用过,而出厂前改状态更是犯了“禁忌”。要不要“吃这个螃蟹”?大家对此态度不一。作为负责软件的副主任设计师,我内心顾虑重重。争执不下之时,负责控制推进系统的北斗三号副总设计师高益军一锤定音:“能提高北斗系统性能的事,我们干!”
经过近一个月披星戴月的高强度工作,我们终于赶上了卫星在轨验证。看到完美的姿态曲线的那一刻,我真切地体会到了北斗人的担当。
今后,我和队友们将继续奋战在一线,把“打造更完美的北斗”理念应用于在轨管理,确保卫星在轨稳定运行并提供精准的服务。
“中国北斗”这样一路走来
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新华社发
1994年,北斗一号系统工程立项。
2003年,北斗一号系统建成,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2004年,北斗二号卫星工程立项。
2009年12月,北斗三号立项。
2012年,成功建成国际上首个混合星座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北斗系统成为国际卫星导航系统四大服务商之一。
2018年12月27日,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正式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及全球提供基本导航服务。
2019年12月底,全球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2020年6月23日,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记者 张蕾、王斯敏)
那个在银幕上一字一顿说出“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的江姐走了。6月27日,在电影《烈火中永生》中扮演江姐的演员于蓝去世。很多观众叹问: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为什么对江姐念念不忘?
从21年前夺得大满贯,到以教练身份培养出张继科、马龙等大满贯选手,再到如今为世界乒坛创造新的大满贯赛事,新角色、新使命赋予了刘国梁新的挑战。
清晨5点,天光微明,邢小东驾驶着撒料车进入牛舍,为100多头牛带来特制的“营养早餐”。做了8年建筑设计师的邢小东,自从去年返乡创业建立养殖场后,已经习惯了朝夕与牛相处的生活。
前不久,浙江农林大学16级本科生许巧盼凭着一份专业的创业实践报告毕业了。她没有写毕业论文,一手创建的公司成为她大学四年来学习成效的证明,通过了学校答辩委员会的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