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人物检索:沈志刚,30岁,天津地铁车务中心1号线乘务长。8年来,他驾驶地铁安全正点运营,在车务中心技能节中多次获得“乘务黄金手”比武第一名,连续5年获得集团“先进生产者”称号。
“地铁司机的工作看似平凡,但它关系着每趟车上千名旅客的安全,不能有一点闪失。”日前,天津地铁车务中心1号线乘务长沈志刚对记者说。高大挺拔、温和谦虚的沈志刚言谈间有种“超龄”的稳重。
2005年7月,21岁的沈志刚从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应聘进入地铁运营公司工作,被分配到车务中心乘务室做电客车司机。
2006年3月,天津地铁1号线部分车站投入使用,经过培训的沈志刚开始了随乘驾驶工作。
第一次随乘,站在师傅身后,沈志刚对驾驶室和隧道里的一切都充满好奇。他默默地把问题记在本子上,回去请教师傅,认真琢磨,反复在列车模拟驾驶器上进行模拟驾驶练习。
沈志刚坦言,刚踏进地铁驾驶室时,内心还有些新鲜和自豪感。可是时间一长,这种感觉越来越少。每天伴随着铁轨和车轮发出的轰鸣声,穿梭于黑暗隧道之间,体验行驶中不断重复的起步、望、停靠站台和开关车门等机械式操作,感觉工作非常枯燥乏味。
地铁司机的工作时间性很强。沈志刚每天4点半起床,5时20分到达岗位,拿运营车辆日志、等待检车、申请送电、静调、仪器测试、具备出库条件,最后看信号行车,6时15分地铁准时出库,6时40分到达双林车站发车,开始一天的驾驶工作。
在这个狭小空间里,驾驶员们每天注视着隧道的变化、仪表盘、各种指示符号和指示灯,日复一日,在远离地面精彩繁华的黑暗中坚守着。沈志刚说,行车时,他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做到手、眼、耳并用,不敢有丝毫的疏忽。他根据客流量的多少掌握关闭门的时间,同时还要操作空调、广播等多个系统,监控乘客上下车状况。按照列车时刻表,驾驶速度须精确到每分钟,停车时车厢的车门刚好对准所等待的区域,每次只有很小的误差允许范围。
作为一名地铁司机,不但要开好车,还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准确及时地处理故障。沈志刚说,地铁司机从上班开始到下班,在高速的环境下,再加上一些小的突发事件,每天的压力感和压抑感都很大。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很容易出现问题。天津地铁1号线使用的是ATP驾驶,即需要人工驾驶,超过一定速度时系统会强制停车。每个区段的限速不同,这就要求驾驶员必须严格按照标准速度驾驶,才能确保车辆准点。经过几年的钻研,沈志刚掌握了一套比较过硬的业务本领,在车务中心技能节中多次获得“乘务黄金手”比武第一名。
2011年,沈志刚通过竞聘当上了车务中心1号线乘务室乘务长。他把自己平时积累的乘务工作经验,分解为司机出乘前的安全管理、值乘中的过程管理和收乘后的现场管理3部分,归纳总结出了“司机岗前三确认”、“三严两记一整齐”、“检车三确认、四原则”等乘务工作法,有效避免了在工作流程上的失误,为整体安全提供了保证。(中工网记者 姜明 中工网通讯员 姜书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