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牛队长,花园口黄河游览区黄河里有3名学生溺水,速来救援。”7月26日中午一点多钟,牛振西接到119电话。对于凌晨一点在郑州龙子湖刚刚结束一场长达3个小时搜救的牛振西来说,时间就是生命,不容他半点迟疑,便整装待发,不到两点钟,他和队友来到了郑州市花园口一块被水包围着的沙洲上,又开始紧张搜救。
这已是牛振西今年第11次接到救援命令,9年来,这样的命令他已记不清曾经接到过多少次。
今年52岁的牛振西,在郑州市城市管理局照明灯饰管理处工作,同时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郑州市红十字会水上义务救援队的组建者。
不收一分钱,而且时刻都会有生命危险。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而且一做就是9年。很多认识牛振西的人都会问到他这个问题。
“人都是有感情的,每次看到溺水者挣扎求助的表情和眼神、溺水者家人尤其是母亲撕心裂肺的痛哭,就感觉特别心痛。”说起当初建立水上救援队的事儿,牛振西说纯是内心的触动。他是一名游泳爱好者,和其他爱好者一起游泳时,常碰到一些溺水事件,有时候能把人救上来,有时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溺水者消失,更让他们痛心的是,有些施救者因为救人措施不当,反而被拉下水也成了溺水者,有时救不上来,家属还要掏钱请人打捞尸体。几个游泳爱好者商量,成立一支水上义务救援队,免费进行水上救援和安全知识传播。于是,2005年10月,郑州市水上义务救援队成立了。
救援工作并非想象中那么顺利,有时候到达事故现场,围观者或者家属会质疑:“你们真的是免费的吗?会不会最后挟尸要价?”牛振西说,由于没有正式注册,在救援过程中遭到了不少误解和非议。本来交通费和救援设备等费用都是队员自己掏腰包,又冒着危险救人,却不被理解。为此,他和队员也常感到委屈、迷茫。家人也不支持,特别是队员搜寻完溺水者后,家人总感觉有点晦气,让出去洗了澡换了衣服再回家。面对这些,他总是鼓励队员要换位思考,坚定“救人最重要”的初衷,其他都不重要。
“牛队长在关心我们每个队员的同时,给我们也规定有铁的纪律,救援后不许接受对方任何报酬,哪怕是一分钱、一根烟、一瓶水、一顿饭。”秦德良副队长告诉记者。
“有苦也有甜,当救援后听到围观者的掌声和家属的一句谢谢,被别人喊作英雄时,又感觉特别欣慰。”牛振西认为,只要做的是好事、是正确的,不用太多解释,行动、事实和时间能证明一切。9年来,不分春夏秋冬,他和队友利用业余时间每天早上、中午、晚上都分组在郑州的5大水域巡逻,有险情随时阻止和救援;每年暑假放假前他都会派队员去水库附近的学校给学生讲解下水的危险性和水上安全应急知识;9年来,经他和队友挽回的生命有40多个,打捞的人次不计其数。
成立之初只有几十人的水上救援队,如今已壮大到自愿者160多人,其中骨干队员就有120人。今年5月,郑州市红十字会正式为他们授旗“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前不久,牛振西他们又在郑州市民政局正式注册,成了郑州市首家民间非盈利组织。(记者 葛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