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从一名最基层的开机学徒做起,欧海石用11年时间实现了从流水线员工到高级主管的蝶变。
欧海石是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蓝思科技”)七厂精雕部高级主管,入职以来多次获得公司“记大功”的嘉奖。在同事的印象里,欧海石业务好,是公司的“技术骨干”。但他却表示,“制造业的发展需要人才,我更愿意挖掘、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员工”。
带着团队“打硬仗”
2012年4月,某品牌手机厂商推出一款新产品。作为长期合作的供应商,蓝思科技接下了其相关的生产任务。不料,在新产品准备全面生产的时候,整个生产流程在精雕环节“卡了壳”。
“当时公司的技术部门尝试了所有的办法,产品的合格率仍只有50%左右。”欧海石回忆说,根据技术部门最终拿出的生产方案,公司需要增加2000台左右的生产设备,才能顺利完成这笔订单。
无奈之下,公司把生产方案发到4个厂进行批量试生产,希望各个厂能“边生产边改善”。
接到生产任务后,各个厂之间暗地里展开了较量,欧海石和同事们也不例外。“我始终觉得,凭着我们的实战经验,一定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在心里仔细地排查了一遍人选后,欧海石召集了5个肯钻研的业务尖子,组成了一个技术攻关小组。
在日常的生产之余,这支临时成立的攻关小组默默地肩负起了技术钻研的任务。“我们多试验多研究,生产效率肯定会有所提高的。”欧海石安慰大家。为了把难题攻克下来,他甚至把定好的婚期都推后了,和同事一起每天待在车间里加班。
“说实话,到底能改进多少,我当时心里也没有底。”事后,欧海石坦言。所幸大家的努力最终出了成效:通过对工艺的优化和自动定位底座的探索,在没有新增设备的前提下,产品的生产合格率飙升到了90%左右,为公司创造了上千万元的利润。
“每一个人都是可以改变的”
作为一个技术岗位成长起来的管理者,欧海石表示,带好员工可不比跟机器打交道容易。
欧海石所在的精雕部门,有近400名员工。对于这么一支“庞大”的队伍,欧海石的管理秘诀就是发挥好团队的作用。
2011年,欧海石从出勤记录本上“发现”了普工冯忠长。“每个月他的缺勤率是最高的。”欧海石说,利用上班的间隙,他与冯忠长有了一次长谈。
“他头脑很活,就是比较散漫。如果能够多点上进心,很容易从普工中脱颖而出。”在聊天中,欧海石欣喜地发现,这说不定是一棵“好苗子”。
欧海石迅速帮冯忠长换了一个岗位,把他安排到了最“认真”的生产线上。“我就不相信他不会受感染。”欧海石笑着告诉记者。同时,只要“逮着”机会,欧海石便会跟冯忠长聊几句,听听他的想法。不出所料,在整个队伍的影响下,冯忠长的工作表现越来越好,不久后还升职为线长,被“挖”到了其他分厂。
不只是冯忠长,在欧海石看来,“每一个人都是可以改变的”。因此,在他的团队里,把新员工交给老员工,让最严谨的员工管懒散的员工成了惯例。“要带好一个班,就得发挥团队的力量。”他说。
快乐工作,认真学习
在制造企业,由于对劳动力的需求大,企业招人的门槛也往往比较低,很多员工只有初中或者高中学历。
蓝思科技也不例外。“我觉得这肯定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欧海石说,他对团队里的员工有更高的要求:“我希望大家不仅要完成生产任务,更要把技术传承下去。”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把班组里的员工召集到一起,告诉大家“如果不想一直做一名作业员,那就要快乐工作,认真学习”。
欧海石其实只有高中学历。为了给员工们树立一个榜样,他率先利用休息时间去参加各种学习,并取得了自学考试大专学历。班员们坐不住了。随后,班组中的线长、领班大多都报读了成人高考;再后来,这些团队骨干成员在公司的发展中被当成“种子”调到新部门,晋升为领班、工程师、主管。
“要想在技术上有更大的发展,不学习确实不行。”曾在精雕部门担任领班的刘锐告诉记者,由于爱学习,肯钻研,他的技术突飞猛进,如今已升职为部门主管,并获得公司“记小功”荣誉。
“我希望今后还能带出更多的优秀员工。”欧海石说,在大家的努力下,精雕部门已经连续三年拿到了“优秀班组”的称号。“我们会把这个荣誉保持下去的。”他信心满满。(记者 陈妙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