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钢筋能人朱美田:严格要求精益求精
//www.workercn.cn2014-08-06来源: 中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流火的七月,天气持续高温。7月29日上午十时,滚滚热浪袭来,记者来到中建三局永利国际金融中心项目建筑工地的钢筋棚,棚下温度超过40摄氏度。六、七个年轻小伙子正在忙碌着:切钢筋的、做拉钩的、弯折箍筋……记者道明来意后,只见正在切割机上忙碌的一个瘦高个,满脸笑容地迎了上来:“你好,我是朱美田。”

   他就是2012年9月陕西省西安市农民工技能大赛钢筋组二等奖获得者,今年6月又获得甘肃省职工技能大赛钢筋组一等奖,是西安市建筑施工钢筋制作行业的行家里手。

   少而贫困担重担

   1979年,朱美田出生在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六郎乡一个叫将军坪的山村。从他记事起,两间土房是他家的栖身之所,父母常年累月下地干活,养活着兄妹三人,由于重体力劳动,都不同程度患病。10岁时,吃上一顿白面馍馍都是一种奢侈。

   16岁时,父亲突然离世,家庭大梁的倒塌给这个贫困的家庭以致命一击。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子汉,他挑起了家庭的重担,跟着堂哥到西安打工。“还记得第一次从老家出门时,母亲七凑八凑,也没凑够300元。”朱师傅说,“刚到工地,年龄小、力气小,只能做小工。”在外打工的他更是夜以继日地工作、学习,只为能减轻家庭的负担。

   勤学苦练二十载

   聪明好学的他看到钢筋工能学一门手艺,就主动请缨当一名钢筋工,在工作中不断学习钢筋制作与绑扎。1994年西安高层较少,一般是砖混的多层。90年代初,建筑工地的钢筋制作,主要靠人力,要求能绑扎又能制作,没有调直机、弯箍机、切断机,只有个别大型的工地才仅仅有弯曲机。作为钢筋制作工,工作强度也不容小觑。早晨6点起床,7点在工地开始工作,夏季上班的时间还要更早。工地抢工最忙的时候,经常通宵加班几天几夜,衣服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就是在这样烈火淬金般的洗礼下,朱美田渐渐开始在钢筋制作与绑扎中,崭露头角。三年一个台阶,因为技能过硬,三年后他成为钢筋班组长。二十年的时光流过,他成为了西安建筑行业钢筋制作中的佼佼者。

   严格要求精益求精

   采访期间,记者来到他管理的钢筋棚,六、七个小伙子在忙碌地制作中。小余和朱美田来自一个地方,年龄22岁,前额上挂满了汗珠子,脸颊上的汗珠还正在往下流。谈起他的师傅,他说“师傅是一个要求严格的人,也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我们有时候会做错,他会手把手教我们。”该项目唐经理谈起朱师傅,更是翘起了大拇指:“是个不错的小伙子,交给他的事我放心!钢筋制作是一件需要丰富经验和细心的工作,如果不细心,就会出错,随后会导致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如钢筋原材料浪费、前台绑扎工人的窝工,工期的延迟等一系列问题,这样的事情在小朱的身上从没发生过。”

   作为农民工,能取得如此成就,朱师傅娓娓道来:“从业以来,一直跟着中建三局,从西安开元商场到西安会展中心。不管做哪一行,能否成功取决于工作是否精益求精。做什么事,都要严格要求,不能有一点马虎。”

   谈起18岁时发生的一起小安全事故,他一脸内疚:“那时刚参加工作,机械开关有点故障没有及时维修,在钢筋制作过程中把工友的手指给夹了。虽然过去了很久,但我一想起来就觉得后悔!”自此以后,机器有一丁点问题,朱美田立马动手去修。作为班长的他,20年来,即使工期再紧,也要坚持停工维修。

   谈起家庭,他的脸上漾起幸福的笑容说:“我有一个幸福的家,体贴温柔的妻子,一对可爱活泼的子女,全家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见习记者 古晓娟)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