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由于旱谷地离堰塞湖比较近,水位上涨比较快,在转移灾民过程中,多停留一分钟,就多一份危险。为了使灾民能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何仕祥与队员们还力所能及的协助当地政府工作组转移灾民。“那天有几个老人都是他们帮着背出去的。”在昆明打工的肖家姐弟俩说,地震发生后,他们第二天就从昆明及时赶回家,但是她家的房屋已被堰塞湖水淹没,吃的用的任何东西都没有抢救出来。地震后,他们一家都是与抢修队员在一起共同吃饭。刚吃完饭时,一辆运送救灾物资的车辆正好给灾民运来大米和饮用的矿泉水,何仕祥赶忙带领队友们与灾区村民一起帮忙从车上卸救灾物资。
在短暂的休息期间,何仕祥向记者介绍他们在旱谷地的情况。他指着厨房隔壁的一间帐逢说:“这顶帐逢是我们5名保供电人员住的,这一顶就是是做饭、吃饭的地方”。当我们拉开他们睡觉帐篷的门时才发现,这顶只有12个平方的帐篷内,前半截堆放着抢修工具、接电用的低压供电套装、电线、灯泡、矿泉水、干粮以及队员们的行旅包,后半截则是5名队员的地铺。何仕祥说:“江边的气候白天闷热,坐着不动都一直流汗,干起活来,一会全身就湿透。但是晚上睡在地铺上,虽然有彩布条垫底,但是背脊上还是透心的凉,不会暖和,5个人就一起紧挨着睡。空间有限,翻个身就是脸对着脸了。”记者后来得知,搭建帐篷的地方,地震前是一块玉米地,地震发生后,为了安置灾民,政府工作组把还不成熟的玉米提前砍了搭建帐篷,所以地上非常的潮湿。赵贵说有帐篷住、有地方睡在灾区还算条件好的了。8月3日地震那天晚上,赶到现场的会泽供电公司领导和抢修人员连躲雨的地方都没有,全身都被大雨淋湿,虽然后来搭建了临时帐篷,但因灾民多,连站的地方都很拥挤,第二天也只能坐在地上靠着背包,闭上眼睛进行短暂的休息。虽然救灾帐篷很快就运送到了灾区,但是被子仅够受灾村民用,头晚上赶到的12名队员只有两个麻布口袋,只能紧紧相靠着坐在地上,用剪开的麻布口袋盖在身上。
据了解,截至8月7日,江边羊粪田、旱谷地和新发村共搭建了146顶帐篷,保供电小组同时安装了146套低压用电套装。保供电队伍在灾区的工作任务不仅是对帐篷接灯,还要负责对帐篷的安全用电进行巡视,避免安全用电事故的发生。为保证灾区村民安全用电,他们每隔两小时就巡视一次。因为帐篷安置点分散,每次巡视一个来回时要花3小时的时间才能巡视完。自地震发生后第一晚进驻到灾区后,队员们就没有回过家,因走得匆忙,他们连换洗的衣服都没有带,衣服被汗水浸湿过无数次。队员们说,在保供电现场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最重要的是做好旱谷地的线路巡检和保供电工作,确保不发生任何一起用电安全事故。(张学香 、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