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湖北保康:深山中的“两口子”学校
//www.workercn.cn2014-09-11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更多

    只要孩子们能上学,我们苦一点都没事

    村里适龄儿童不断增多,黄先艳被安排到丈夫一起。她说:“我是70年代的高中生,没上过教师专业,那会儿,连拼音都不会,教一年级都不胜任,有了这次机会,我一定要当一名合格的老师。”

    提起当年,黄先艳的大姐记忆犹新:大半年里,一逢星期天,“海燕”就跑到娘家请我单独为她讲语文课,晚上,就在灯下念“a、o、e”。为了证明自己能行,在镇教研员来校检查工作时,丈夫主动请求领导听妻子的课。课后领导说:小黄教学思路清晰,语言表达有感情,是一个很有潜力的老师。这次的肯定,夫妇喜出望外。

    一对夫妇一所学校、四个年级50多名学生,两人“承包”了四级复式的所有课程。学校三间“干打垒”房子,一间做办公室、卧室和厨房,两间教室坐着四个年级,他们讲完一个年级的课布置好作业,又为另一个年级讲课。“应该说担子很重,看到学生们一天天进步,乡亲们觉得有盼头,一点不觉得累”,刘家全说。

    为了忙教学,两口把1岁多的儿子寄养在娘家,“3年里,每次去看孩子,走的时孩子连滚带爬追我们,几十米远都能听到那撕心肺裂的哭叫”,夫妇不敢回头,犹豫片刻还是离去。黄先艳说:“骨肉连心,我虽然一把鼻子一把泪,但山那边还有更多的孩子等着我们啊!”

    当时,乡亲们只顾“面朝黄土背朝天”忙种地,把孩子就托付给了学校。小的不过6岁,大点10来岁,夫妇两人不仅要给他们上课,课间还陪孩子们一起做游戏;中午帮学生们做饭、热馒头。为让学生养成整洁的习惯,小两口动手帮孩子梳头、理发。忙完白天,晚上两口只能在昏黄的煤油灯下备课、批改作业。睡觉前,还效仿收音机播音,学习普通话。“每天安排的满满的”。

    为了孩子们不缺课,逢雨雪天,一大早两口要去接应学生们;放学了还要送一程。镇上干个体的小张回忆:有一次,沟里涨大水,刘老师背我们淌河水,结果被水卷走200多米远,直到抓到一根青藤才爬上来,他始终没松开同学的手。

    谈起刘家全两口,学校附近的马木匠十分赞许,他说:山里娃穿的是妈妈拉的布鞋,鞋子湿了,“家全”两口总是烧上一堆柴火给学生们烤,帮学生炕鞋底;医条件差,学生感冒了,两口就熬姜汤,让学生趁热喝点,还拿自己的衣裳给学生添上。

    村民介绍,这里的家庭往往因家里穷,“老二”上学了,“老大”读不起书了。为解决困难,刘家全夫妇星期天不休息,带学生们搞勤工俭学,上山挖黄姜、采蕨菜、掰竹笋,晒干了变卖凑学费。只要有一个孩子“落下”,两口都会利用放学时间,去把家里把孩子“找”回来,有时夜深了,在山沟里还能遇见家访回家的夫妇。那时,夫妇两人月工资虽然不足百元,但先后还为上百学生垫付了学费。刘家全说:“只要孩子们能上学,我们苦一点都没事。”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