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王华感叹:“农村很需要既少花钱又管用的乡医”
王华曾到村卫生室驻点10年。驻点的艰辛,她的丈夫林昭明最清楚。他说,乡间小路崎岖颠簸,遇到下雨下雪更是难行,经常滑倒摔得人仰马翻,药品器具洒一地。有一次王华独自出诊,赶上农田灌溉,沟渠里的水上涨了,她个子小,又背着药箱,一下子就掉进沟里,半截身子泡在水里。最后她抓住沟边灌木,奋力爬了上来,衣服湿了也顾不得换,仍赶到村民家出诊。
还有一次,西湖村有个渔民清晨5点多就来敲门,说他媳妇要生了。情况紧急,王华背着药箱就跟着渔民出发了。走了1个小时赶到他家,胎儿的头已经露出来了。忙完后,渔民掏出100元给她作为出诊费。王华怎么也不肯接,因为,她看见这家人实在太穷了,渔民上有80岁的奶奶、50岁的妈妈,还有一个女儿,锅碗就放在地上,连个桌子也没有,一年四季的衣服就堆放在床上。
“农村缺医少药,农民看不起病,小病就拖,大病就扛,真的很需要既少花钱又管用的乡医。”王华遇到的贫困患者越多,感触就越多。
因为王华态度好,技术好,村民们都喜欢找王华看病。出诊路上,她经常会遇到特地在路边等着她的病人。每次她从一个村调到另一个村,都会有村民跟她说:“你莫走啊,你走了我们指望谁啊?”有一位婆婆曾拉着她的手说:“王华,你调走了,我会哭好几场的。”
王华自律:“一定不做‘鸡蛋医生’和‘问题大大夫’”
王华给自己定了个规矩:在村里出诊,村民留吃饭要谢绝;衣服打湿了,村民给衣服换也要婉拒。她说,出诊时听到的两个故事对她触动很大。
有个乡医给病人出诊,病人常会客气地说:“我该怎样谢您呀?”乡医就对人家说:“打几个鸡蛋吃吧。”时间一长,这个医生就得了个“鸡蛋医生”的外号。“十多年前,黄陂农村很多家庭都不富裕,那几个鸡蛋,是人家换零花钱的惟一物品。你吃了,人家怎么办?”王华说。
王华还听说过一个“问题大大夫”的故事。有一个乡医,见到病人总是说“你问题大得很啊”,然后好多收几个诊疗费。有一次,有个村民捉弄他,躺在地上装病,不停地呻吟,这个乡医被人叫来,他只看了一眼,也没做任何检查,又是那句话:“你问题大得很啊!”引得大家哄堂大笑,从此“问题大大夫”的绰号不胫而走。
“这两个真实的故事深深地触动了我。老百姓恨这样的医生!为了不让别人背后指指点点,我告诫自己一定不做这两种医生。”王华说,乡医是一代接一代更替下来的,上一代乡医医术好不好,医德高不高,村民都会口口相传,而且越传越广。(记者王震 蔡早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