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人都有生老病死,不管是以哪种方式离开这个世界,最终都得到我们这来,我们算是送逝者最后一程的人吧。”牛红兵,36岁,是新郑市殡仪馆引导组组长,因为职业的特殊性,他曾遭受过别人很多误解,但这十年的工作让他已经不那么介怀这些看法,而对于生命,他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觉得平淡也是一种人生,不管你活得再精彩最终都逃不过这一遭,看着一个个逝者,我都心怀尊重,为丧属服务好,让逝者得到安息,我要把我的工作做到最好。”牛红兵说。
2004年,26岁的牛红兵调入新郑市殡仪馆。得知他要在殡仪馆工作,亲朋好友纷纷劝说他放弃这份晦气的工作,生性倔强的他却顶着世俗的偏见,耐心说服了家人,勇敢地接受了这份平凡而又特殊的职业。十年来,他心中一直装着一个愿望:一定要用自己优质的服务让逝者安息,生者慰藉。
牛红兵告诉记者,他刚调到殡仪馆后就被分配到最苦最累也最没有时间规律的抬殓组工作,“记得刚开始接触逝者的遗体,我的抵触情绪很高,也很害怕,很难过心理那一关,工作多年的老师傅告诉我唯一的方法就是多接触,见得多了就不那么怕了。后来,随着接触的遗体越来越多,渐渐地我也就习惯了。可我是习惯了,但最初的一两年,每次回到家,家人见我的第一句话还是‘红兵,你怕不怕?’”牛红兵说到家人的担心笑了起来。
2009年盛夏的一天,某工地有一年轻工人重症去世,亲属非常痛苦,深夜一点多来到殡仪馆,天空又下着雨,正好他值夜班,闻讯后二话不说,立即起床,按部就班地实施遗体火化。死者亲属虽然很悲伤,但对他一丝不苟的服务精神和无可挑剔的服务质量感到很满意。看着为他们忙前忙后的牛红兵,为表达感激之情,死者家属送给他一条香烟,可他说什么都不要,让死者家属深受感动。“死者家属那么伤心,那么难过,看着他们我心里也不好受,甚至也会躲在旁边哭一阵。”牛红兵说。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牛红兵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还认真钻研火化和整容技术,还自学了电工技术和炉膛改造技术。“前几天正在火化尸体时,突然停电了,对于维修这块我也看了不少书,平时和电工也探讨了很多,根据积累的经验,我检查一番后发现,油温和水温都偏高,油温高是因为机油缺,水温高因为散热片脏了,找着问题所在,我们马上动手维修,短短十几分钟问题就解决了。”
看着有的同事调往其他单位,他的家人着急地一再劝他换个工作,可他始终没有动摇,依然坚守在殡葬一线,这一干,已十年。“对待逝者,我已经从最开始的害怕变成了现在的尊重。对待生活,我现在很乐观,很珍惜过的每一天。而对待工作,我更希望社会对我们这个行业能够多一些理解和认可。”牛红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