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他是医生,更是亲人
12月9日,记者在省肿瘤医院见到李拴州时,他正在进行术前准备。病床前,一支残破的铁制拐杖格外引人注意。李拴州坐在病床边,时间久了,他需要靠两只胳膊左右轻微交替,将身体撑起一些,好稍稍缓解压在腰部的全身的重量。
弟弟李国洲说,这支拐杖是李拴州找人特制的。山路不好走,普通的木制拐杖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坏了。后来,李拴州就找人,用老式自行车的横梁为基础,做了一支四斤多重的简易铁拐。在这大山之中,靠着一支铁拐、一条好腿,他一干就是37个春秋。“像这样的铁拐,我爸已经用折了四根!”李拴州的儿子李晋说,他的表情有些骄傲,但更多的是心疼。
1996年,李拴州买了一辆三轮摩托车,外出行医方便了很多。十几年下来,他用坏了三辆三轮车。
奔波在山路上的李拴州,照顾的不光是乡亲们的身体,还有生活,就像乡亲们的亲人一样。胡根成老人是村里的五保户。他体弱多病,身边又没人照顾,李拴州就成了他的亲人。1999年初秋的一个傍晚,李拴州估摸着要变天,马上开上三轮车,向胡根成老人家驶去。路程还未过半,大雨倾盆而下。“咣当”一声,没等回过神来,李拴州就摔进田边的地垄里,他的头被磕在一块石头上,血流如注。“老人腿有风湿,腿脚不利索,我怕他晒在外头的玉米收不回来。如果被雨泡了,这一年就白辛苦了!”李拴州说。
除了照顾乡亲们的身体和生活,每个月月初,李拴州还要跑一趟县城,目的地只有一个——县新农合医疗管理中心,为村民们办理医疗费报销事宜。乡村公交车几乎是他进城的唯一方式。上车时,他一手抓住扶手,身体全部重力压在铁拐上,然后身子往前一扎,腿一缩,就借势攀上去。这熟练的动作,是他一次次练出来的。
回家两天,逐户巡诊
12月10日9点整,躺在医院病床上的李拴州正做术前准备。面对即将进行手术的父亲,李晋站在墙角里,表情很沉重。今年刚满20岁的他,目前在长治市一家私人诊所实习。对他而言,双亲患病已是天大的打击,而高昂的医疗费用更把这个年轻人压得喘不过气。
李国洲告诉记者,手术是12月5日定下来的。主治大夫经过多方会诊后,决定进行部分肝脏切除。得知这一消息后,李拴州沉默了片刻,坚持要回家一趟。“我们以为他是不放心家里,或者是手术前想回家待一段时间。可谁想到,一进家门放下行李,他就拄着铁拐走家串户去了!”李国洲说。
当时,李国洲想劝阻哥哥,李拴州却说:“这有可能是我最后一次给乡亲们看病了!”回家的两天时间里,李拴州几乎只做了一件事:挨家挨户去村民家里巡诊。
东家的孩子有慢性胃炎,哪些东西以后尽量少吃;西家的老人心血管不好,家里要注意准备哪些常用药……两天时间里,李拴州一户一户地安顿着,似乎想把自己脑袋里的医术全留给乡亲们。
临走前,李拴州把卫生所的钥匙留在了家里,并叮嘱家人:“村里谁家需要配药,就给我打电话,我告诉你们在哪放着!”
12月29日,记者再次联系到李拴州。电话中,他的声音比术前有力了一些。他告诉记者,手术很成功,术后恢复得也不错。因为实在放心不下乡亲们,他已经出院,回到了岭村……
本报记者 胡丽娜
○身边人眼中的他
拴州是个好人,头一号的好人!这么多年,村里老老少少有个病病痛痛全指望他了!”
——村民张秀萍
“我姐夫大半辈子都在帮助别人,他是全村人的救星。我想告诉他,虽然我姐姐在家也病着,但他不要太担心,有我在,我会好好照顾她。”
——李拴州的妻妹万小萍
“我以前不理解我爸,觉得他没有为这个家做什么;现在懂事了,我才意识到我爸是个多么了不起的人!”
——李拴州的儿子李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