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眼看村子“越垦越荒,越荒越穷”,文朝荣急了。他动起了植树造林的念头,立志要把海雀村的荒山秃岭变成绿水青山。
最初的时候,大家都不理解他,说“粮食都不够吃,还要去种树?”文朝荣有一套自己的理论:“山上有林才能保山下,有林才有草,有草就能养牲口,有牲口就有肥,有肥就有粮。”
1987年冬天,在文朝荣的带领下,海雀村开始了较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连续3个冬天,文朝荣每天带领村民忙碌在高海拔的山坡上,就连春节都是在山上过的。
有一年除夕,天空下起毛毛细雨,种树的村民又饥又寒,文朝荣下山把自家仅有的2只大公鸡杀了炖好,送到山上给大家吃。第二年冬天,文朝荣又偷偷把妻子李明芝凑了几个月、为女儿坐月子准备的100个鸡蛋煮熟带到山上“犒劳”大伙。
三年过去了,文朝荣带领村民们种下了1.16万亩华山松和马尾松,村子周边的荒山秃岭开始披绿。后来,政府实施退耕还林,海雀村的山林面积增至1.34万亩,村民人均15亩。据测算,今天海雀村的万亩林场经济价值达4000多万元,人均近5万元。早在1995年就被评为“全国绿化千佳村”。
“幸福不是天上来,要靠我们自己去创造。”这是文朝荣笔记本上的一句话,也是他坚定的信仰。正是这种信仰的支撑,让他能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带领群众一天又一天,一锄又一锄地在荒山上开拓出一条通往幸福的康庄大道。
四是勤政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文朝荣生前常告诫自己的同事和后来的村干部:我们要把关心老百姓的疾苦放在工作的第一位。
原来的海雀村因为贫困面大,每年都会有不少的救济粮。发放救济粮的时间,村民们总能兴高采烈地领着粮食回家,而文朝荣回家时的手上总是空着的。因为他总是把该自己领到的救济粮,全部让了出来,给了更加困难的群众。仅最困难的1985年,他就四次出让自己的救济粮指标,自己只能想方设法筹些粗粮野菜哄哄肚子。
1985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在刊载刘子富采写的《彝族共产党员文朝荣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伸手,四次把上级照顾的粮食指标让给群众》消息时配发的言论中,这样评价文朝荣:“家贫出孝子,国难显忠臣”,彝族共产党员文朝荣先人后己,一心为群众,不愧是一名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共产党员。
有好处时,他先人后己,可面对难题,他总是先己后人。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要改变海雀人“多子多福”这个根深蒂固的落后观念,实行计划生育,是头等难事。面对困难,文朝荣又说起常挂在嘴上的那句话:“只要我们带头就不难!”。
为了打开计划生育工作局面,文朝荣不但带头做了结扎手术,还在劝说儿子儿媳带头办独生子女证的过程放出了“你要是不去办,我就不再认你这个儿子,你也不要认我”的狠话,硬是让长子文正全成了海雀村具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首户人家。
在困难面前,文朝荣首先想到的是群众,心中始终装着父老乡亲。他用行动树立起了一个基层党员干部的光辉形象,彰显了自己吃苦在前、先人后己、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本色!
学习文朝荣精神的现实意义
今天我们学习文朝荣精神,就是要用文朝荣精神激励我们做一个信念坚定,敢于担当、科学发展、乐于奉献、清正廉洁的好干部。只要全市涌现出千千万万文朝荣式的好干部,毕节的同步小康就会早日实现。学习文朝荣精神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一)信仰是一个共产党员的灵魂。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当年,文朝荣同志面对那种恶劣的环境,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没有对党绝对忠诚的高贵品质,就只好听环境摆布,听命运安排,党员的先进性和战斗意志就会自然消失。海雀村党支部就成名符其实的软弱涣散的党组织,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坠落、生活上腐化”。抛开“共产党员”这一称号,文朝荣在当地绝对是“强势”的,他要率先致富,甚至变质、贪婪、腐化都是完全可能的。 “革命的理想高于天。”这生动反映了崇高信仰对文朝荣同志的巨大激励和鞭策作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民的根本,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党忠诚,站得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永葆共产党员政治本色。任何一名在党旗下宣过誓的共产党员都必须铭记,为了理想和信念,就应该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全部精力乃至生命。
(二)担当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品质。在困难和逆境面前是消极躲避还是敢于亮剑,这是考验一个共产党员是否敢于担当的基本判断。我们要学习文朝荣同志那种在恶劣环境和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迎难而上,肩负起带领海雀村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重任,忠诚于人民,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全心全意为海雀村的发展服务,创造出了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作为一名党的干部,我们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好干部的五条标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三)科学是创造美好生活的金钥匙。文朝荣同志之所以能够带领海雀村的人民群众创造出治穷脱贫的光辉业绩,关键是他敏于思考,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彻底冲破“农业学大寨”,毁林开荒的错误束缚,找准海雀村发展的切入点:“山上有林才能保山下,有林才有草,有草就能养牲口,有牲口就有肥,有肥就有粮。”这是科学,也是科学的方法,由此启示我们:干什么事都不能蛮干,盲目的干,一定要尊重客观规律,做正确的事,而不能正确的做错事。很多同志认为,文朝荣事迹完全是靠苦干实干干出来的。试想一下,如果文朝荣没有生态的理念,像以前一样毁林开荒,土地面积倒是增加了,带来结果会是什么呢?答案不言而喻。今天,党中央、国务院一致强调要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毫无客气地讲,文朝荣同志带领海雀村人民群众当年种下的12000多亩林子,就是一座金山银山。
致力于科学有序开发雅砻江的“执行官” | 2009-05-20 |
改革开放30年30人之经济人物 | 2009-05-20 |
刘兴平:守护平安五台山 | 2009-05-20 |
张艳君:“我不能让群众失望” | 2009-05-20 |
孙政才入渝挑战:大工程后续支撑乏力 移民... | 2009-05-20 |
“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组图) | 2009-05-20 |
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改作风当抓“关键少数” | 2009-05-20 |
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李立科:生命扎根在土地... | 2009-05-20 |
王儒林山西调研首站选吕梁,直面腐败问题不... | 2009-05-20 |
陕西书协主席周一波请辞 望“官本位”不要... | 2009-0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