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陶正英:坚守大山行医40载
//www.workercn.cn2015-02-02来源: 信阳日报
分享到:更多

  “陶医生,我的吊瓶快打完啦。”“陶姐,我儿子最近老是咳嗽”……还没到浉河区浉河港镇易庙村卫生室门口,记者就在车上听到村民的寻医问药声,下车后,看到村医陶正英正忙前忙后为坐在院子里的村民们换吊瓶、量血压。

  昨日,沿着蜿蜒曲折的村级公路,本报“行进中国 精彩故事·记者走基层”主题采访活动小组的记者走近这位邻里乡亲交口称赞的“最美乡村医生”。

  “先进屋坐会吧,我换完药就过来。”陶正英一边给患者拿药,一边招呼着我们。眼前的陶正英,并不像一位年近60的人,一身白大褂,左手拿着吊瓶,右手提着输液架,动作麻利,有条不紊。

  在门诊室,余医生告诉记者,1976年,陶正英从信阳卫校毕业后,在老家董家河镇当乡村接生员,1982年嫁到易庙村后,就肩负起村里的计划生育、预防接种、妇幼保健和助产工作。“那时农村条件差,缺医少药,很少有接受过专业学习的接生医生,因为陶姐助产技术好,服务热情,当时许多邻村的人都请她去接生,经她接生的婴儿差不多有一千多个,没有一次失误。”余医生一边说一边指着陶正英的电脑,“陶姐与时俱进,现在学会用电脑啦,为了给参加新农合的村民能顺利报销药费,她为俺们村每家每户都建立了电子档案和病情记录表,我们对村里老年人、常年患病者做定期随访服务更方便了。”

  “天冷了,患气管炎、伤风感冒和心血管病的村民又多了,这段时间每天都有四五十人来看病,忙得很。”约10分钟后,陶正英回到门诊室,“我的老本行是接生,10年前,国家实行农村优生优育政策,要求孕产妇分娩必须到乡镇卫生院,我也就开始为村民看一些常见病了。村民收入低,俺们村离镇上、城区又远,能把小病看好,既省了时间和车费,又能给村民开一些既便宜又有效的药,俺觉得很有意义。”采访不到半小时,陶正英的电话响了,“邻村五保户郝良修的腿疼病又犯了,我得出诊了。”与记者匆匆告别后,陶正英带着药箱、骑上摩托再一次出发了。

  从一次次见证新生命的降临,到对一个个患常见病村民的治愈,近40年的坚守,不分白天黑夜地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虽然中途有多次离开大山的机会,但陶正英选择留下来守护这一方村民的健康。这,也许就是村民对“最美乡村医生”最好的诠释吧。(记者 张国亮 李 海 王 洋)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