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苏元省:用爱诠释师魂(图)
//www.workercn.cn2015-02-10来源: 福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师者,仁心

  “万金油”,是苏元省的绰号。因为照顾寄宿小学生,他既要当老师,又要当父亲,同时,他还是电工师傅、管道师傅、木工师傅、警察、理财顾问……

  2012年,西洋小学搬迁,开始与永安市第五中学同址办校。西洋小学的寄宿生突然从90多人增加到200多人。小学生与中学生一起生活和学习,这样的情形,让寄宿生管理成了烫手山芋。

  临危受命,当校长朱晓找到苏元省时,他没有丝毫犹豫。感人的是,这一次,苏元省的妻子、同为西洋小学老师的吴建日,主动加入了苏元省组建的六人团队。这一刻,苏元省夫妻的心,已经和寄宿生紧紧相连。

  农村小学宿舍设备简陋,百废待兴。苏元省带领他的团队,怀着师者的仁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为了学生晾衣方便,苏元省自己动手,在宿舍阳台墙壁间钻孔,用结实的钢条架起了笔直的晾衣绳,工程量浩大。

  为了学生晚上回宿舍不摔倒,苏元省亲自爬上大树,接电线、架路灯,照亮学生回家的路。

  为了学生能上干净的厕所,苏元省自己动手,组装自动冲水装置,每年为学校节约一万元左右的水费。

  为了学生吃到新鲜的蔬菜,苏元省在宿舍楼前开辟荒地,种起蔬菜,亲自煮给学生们吃。

  为了学生可以就近买到文具,苏元省建起了爱心超市,将常用的笔、笔记本、橡皮擦等以成本价卖给学生。

  为了避免学生钱财被盗或丢失,苏元省创办了校园银行,帮助学生寄存钱物,随时支取。

  为了让做错事的学生主动改过,苏元省每次破获“偷盗案”,都不指名道姓,而是教育学生把偷的钱

  物悄悄放回原处,保全学生面子。

  ……

  这些“分外的工作”背后,是师者的仁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对学生的爱要深沉、真切、全面,这样,才能与学生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心里相融。”苏元省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师者,人表

  从1982年踏上三尺讲台,苏元省投身乡村教育事业已经33载。如果不是2012年那次“顺手”救人,名不见经传的苏元省,或许就这样波澜不惊地奉献下去。

  那是一个盛夏的周末,在公园里休闲的苏元省,被公园人工湖附近传来的嘈杂声吸引。他放眼望去,一个近2米深的人工湖里,一个三四岁的小孩正在挣扎。眼看小孩就要被淹没,苏元省当机立断,狂奔数十米,一头扎进了湖中。仅四五秒,

  手上抱着小孩的苏元省就钻出水面,然后抱着孩子安全游回岸。

  脏臭的湖水浸遍了苏元省的全身,把小孩交给焦急的爷爷奶奶后,苏元省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回过神来的老人追上恩人,拿出一沓钱表示感谢,被苏元省婉拒。他说:“我只是顺手救人而已,孩子要紧,快送孩子去医院看看吧。”因为这句话,苏元省又得了个“顺手哥”的绰号。

  救人之事很快便传开了,荣誉也纷至沓来。永安市“最美乡村教师”、“见义勇为先进模范”、“十佳优秀农村教师”……记者再次和苏元省聊起救人之事时,苏元省内心依旧波澜不惊。为人师表,顺手救人,在苏元省这,早已内化成一种教师本能。

  苏元省的精神,感染着他的家人。他的妻子,从不支持他管理寄宿生,到加入他的管理团队,只用了短短几年。记者见到苏夫人时,她的眼里除了骄傲,还有对丈夫事业的全心支持。

  苏元省的女儿,苏婉珺,也因为耳濡目染父亲为人师表的精神,毅然选择了乡村教育事业。按苏元省的规划,苏婉珺去了一家离市区近2小时车程的山区任教。“年轻人就要多吃苦、多锻炼,这样才知道幸福生活的不易。”说话间,苏元省满怀期望地看着他女儿。而年仅24岁的苏婉珺,脸有稚气,可眼神却坚定异常。

  为人师表是一种力量,苏元省的精神,还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西洋中心小学校长朱晓,就是典型。“我现在正在打造顺手文化广场,作为我们的德育基地,动员所有学生学习‘顺手哥’的顺手精神。”朱晓说。

  墙内开花墙内香,在西洋中心小学,记者看到了这个顺手广场。顺手关水电、顺手捡垃圾、顺手帮同学,一幅幅生动的照片,一个个“小顺手哥”、“小顺手姐”昭示着顺手精神正在校园中传扬。

  为人师表,不过如此。师者之魂,不过如此。(记者 游笑春文/图)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