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段时间,老杨似乎有些不对劲。每天早上,当他走进工区时,他都会深深的吸一口气,似乎要把屋子里那股混杂了电子设备、机械和工具的特殊气息吸进心肺之间一样,神情显得非常愉悦。但在下班时,他的情绪就会变得很低落,总是要再三确认所有门窗全部都关好后,才肯跚跚离去。
老杨全名叫杨锦清,是广铁集团肇庆信号水电段三水车载设备车间资格最老的信号工,是一名有着39年工龄的退伍老兵,明年就要退休了。这一年,是他在铁路岗位上渡过的第31个春运,也是他铁路职业生涯的最后一个春运。
自从前几年因腰椎间盘突出动了手术后,他就不再上车作业了,转为负责车载备品的检测维修工作。从早期蒸汽机车时代的自停装置,到内燃机车时代的JK-2H装置、LKJ-93型监控装置和现在的LKJ2000型监控装置,车载设备已经更新升级了四代。当年的老同事也或退休,或升迁,或转岗,所余无几,但他仍然像一头忠实的老黄牛般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地坚守在这个工作岗位,一如往昔。眼看退休的日子一天一天逼近,他有时会自言自语地说:“在机车一线岗位上干了几十年,却不得不在地面二线岗位上离开,多遗憾啊。”
这天,有一台大修机车刚刚返段,需要重新安装车载设备。老杨早早就把需要装车的设备从备品柜里搬出来,拭擦得蹭亮蹭亮的,并再一次上电,仔细做好相关试验。其他职工在车上作业的时候,他也跟着上车。青工宋伟恒说:“杨师傅啊,装车这种粗活是我们80后、90后的专利,您老人家都是要快进社保局的人了,还上来凑什么热闹啊,下去下去。”他却不以为忤,笑笑说:“没事,我就上来瞄瞄,力气活我干不了,但拧拧螺丝,紧紧插头这种小活,我这把老骨头还是可以对付一下的。”在设备安装完成,启机交验机车时,老杨拿着手电筒从车头走到车尾,从车下走到车上,每一个设备,每一条电缆,每一只螺母,每一个测试项目,每一项技术指标,他都要看一遍,摸一下,按一次。如果有不符合工艺要求的,他就要交车人员返工,或更换相应的设备。有些刚入路的青工不理解,争辩几句说,只不过是普速铁路而已,又不是高速铁路,有必要这么严格吗,过得去就行啦。一向笑呵呵的老杨此时却变得六亲不认,板着脸说:“行车无小事,安全跟车速高低无关,我们必须要用百分之一百的努力,来杜绝万分之一可能出现的隐患,这是我们的职责,也是我们的追求。
工区备品间是老杨的最喜欢呆的地方,在这十数平方米的小天地里,旧得发泛黄的书本,磨蹭得发亮的工具,油漆剥落的椅子……,里面的每一个物件都记载了他的辛勤劳动,他的努力奋斗,他的青春年华。在闲暇时,老杨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几块塑料板,按照各种工具的形状,在上面挖出一个个孔槽,然后把螺丝刀、钳子等常用工具套装在孔槽内。别人问他干嘛,他笑着说:“你们年轻人不爱惜工具,工具到处乱扔,等到要用的时候又经常找不到。有了这个工具卡槽板之后,你们使用、存放工具就方便多了。这是我在退休之前为你们做的一点点小事。”(项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