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吴霄迪:“值得托付生命的人”
//www.workercn.cn2015-03-17来源: 中工网——《天津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吴霄迪1983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成为本市第三中心医院急诊科的一名医生。有人比喻,医院急诊室是生与死激烈较量的战场,急诊室的医生就是这个战场的“先头部队”,吴霄迪成为急诊科主任后,是这支“先头部队”的作战“指挥官”。20多年来,他常常放弃自己的假日和休息,一次又一次地为患者送去生的希望。2000年至2010年的10年间,吴霄迪成功抢救院外心脏骤停患者400余例,院内心脏骤停患者80余例,心脏复苏成功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作为急诊科的医生,吴霄迪时刻想的都是如何为患者提供快捷有效的急救医疗服务,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他刻苦钻研技术,积极引进经皮穿刺心内膜、心肌起博术、无创通气技术,其中干化学生化检测方法,使急诊生化检查由以前的数小时甚至数天变成了立等可取,使急诊科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上升到95.48%。

   为了急诊患者,吴霄迪兢兢业业地工作,被患者誉为“值得托付生命的人”。每个黄金假期,吴霄迪也多半都是在抢救室、观察室中度过的,尽管放假,他也会按正常工作时间准时到观察室查房,调整每个患者的治疗方案,因为他深知“患者的病情永远没有假期”。

   记得第一年实行黄金假期,他在急症科过了一个有意义的“假日”,这天清晨,他接到科里打来告急电话,说刚收治了一位60多岁心前区疼痛的大娘,进行各种检查之后,诊断不是很明确,而且患者的疼痛症状始终不见缓解。话还没说完,他就立即回答:“我马上到医院。”来不及和家人打声招呼,他转身风尘仆仆地赶往医院。到院后对患者进行查体,有目的的问诊,初步诊断为主动脉夹层瘤,在实施降压治疗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而这种疾病当时不是很常见,诊断起来非常困难,可他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让患者转危为安。深夜11点钟,见患者病情相对稳定了,他才放心离开。他常对身边的医生和护士说:“哪怕病人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要尽到百分之百的努力。任何时候都不能小看穿在自己身上的白大褂,在患者面前,医护人员的白大褂代表着责任。”

   作为急诊科主任,吴霄迪深知做医生要恪尽职守,执行的每一项治疗都包含着对患者的责任和态度,更可贵的是他能够真正做到“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曾被吴霄迪救治的一位90岁的外地患者的6个子女联名给医院写了一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对其母亲在本院诊治过程中,所享受到的高尚医德和高质量医疗服务而感动不已。他们在感谢信中写到:“我母亲90多岁突发疾病,夜里送到三中心急救,有幸遇到吴主任,他迅速诊断组织急救,把我母亲救活,全家人都说真是奇迹。”急诊观察室的患者及亲属都说:“吴霄迪主任不仅技术精湛,对待患者也出奇得好,对待每位患者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我们能遇到吴霄迪这样的医生真是福气。”(记者潘晓鸥)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