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因为热爱这份工作,我要坚持下去”
按照政策,乡村医生出诊可以收取4元钱/人次的诊疗费,但吴华基本上分文不取,除了收取基本药物费外,村民的求诊都当作义务服务。对于生活困难的村民,他连药费也不收,有些村民过意不去写下欠条,吴华从来不追讨。村里刘泽高和老伴都80多岁了,刘泽高患有耳聋,老伴患有高血压和类风湿,七八年来,每次夫妻俩过来拿药,吴华都是“有钱就给点,没钱就算了。”只要出诊路过刘泽高家,吴华都会进去看看老两口怎样,问一下他们需要什么药,记下来下次带给他们。
“我每个月有1200多元的补贴,儿子也已成家立业,这些钱足够支付我们老两口和母亲的开销,很知足了。”吴华说。
吴华的儿子在重庆工作,曾多次劝他到城里来生活,但都被吴华拒绝了。他的理由是,“村民对我产生了感情,这个地方也需要我,我就定下心来,在这个地方做下去了”。
“我们这个地方说不艰苦是假的,假如说我不干了,还不知道有没有人愿意来。我热爱这份工作,我要把它坚持下去。”吴华说。
明天谁给村民看病(记者手记)
采访吴华的过程中,记者深深感受到乡村医生的苦:村落分散,爬坡上坎是常事,像东岳村这样被水库环绕的,出行更是不易。
吴华坚持下来了,靠的是一颗服务村民的赤诚之心。吴华告诉记者,近几年,得益于新医改,乡村医生收入趋于稳定,但他也有心事:自己老了干不动了,谁来接班?
像吴华一样,当初从“赤脚医生”走过来的那批乡村医生趋于老龄化,又找不到合适的年轻人接班。农村条件比较艰苦,收入低,升职流动机会较少,生活也很枯燥,对年轻人毫无吸引力,“明天谁给村民看病”成为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
要把新生代村医留在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各种服务配套欠缺的广袤乡村,奉献精神固然重要,留人的途径和机制更为重要,比如解决好当前困扰村医的收入、养老、职业发展等问题。唯有如此,才能让村医们不再是“默默付出”“苦情奉献”的无奈坚守者。(李 坚)
【特别报道】胡正阳:大山里的守望者 | 2010-03-04 |
赵世强:守护乡邻健康(图) | 2010-03-04 |
陈本善:双手号脉,双倍仁心 | 2010-03-04 |
36载岁月如水 映照老丁放映人生 | 2010-03-04 |
乡村医生尹祖鸾的“防艾”之路 | 2010-03-04 |
一周人物周刊:八旬全国劳模吴殿华奋战在芦... | 2010-03-04 |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 | 2010-03-04 |
最美乡村医生严如美:多次晕倒巡诊路上 心... | 2010-03-04 |
孙庆勇:轮椅上的村医(图) | 2010-03-04 |
医者如斯 大爱如川——记海南省“寻找身边... | 2010-03-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