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使命与责任——奉献在尼泊尔地震灾区的四川省医院人(图)
//www.workercn.cn2015-05-20来源: 四川日报
分享到:更多

省医院的医疗队员们接受当地政府颁发的奖牌。

  “我们为有这样一支技术精、素质高的队伍而倍感骄傲”。5月9日下午,在首支中国政府医疗队圆满完成赴尼泊尔地震灾区实施医疗救援凯旋回到成都时,国家卫生计生委应急办专员张国新这样评价道。

  4月26日,尼泊尔发生强烈地震后的次日,首支中国政府医疗队迅速在成都组建完成,这支由四川省人民医院为主建立的医疗队,第一时间驰援尼泊尔灾区,成为到达时间最早、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国际医疗队。在赴尼泊尔救援的13天里,医疗队救治伤员641人,完成手术280多台次,开展巡诊治疗2581人次,培训防疫人员400多人,取得伤员救治及时、零死亡的显著成绩,受到当地政府、国际社会和国际卫生组织的高度评价和赞许。

  医疗队副队长、省人民医院院长邓绍平说,这是四川国家应急医疗救援队首次出国进行医疗救援行动,队员们以高度使命感和责任心,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经受住了考验,既为当地群众解除了伤痛,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医务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受命:

  24小时内飞赴尼泊尔驰援

  4月25日,一个原本平常的周末,被数千公里外的尼泊尔强烈地震打破。省卫生计生委立即主动向国家请缨,要求驰援灾区。26日上午11时,国家卫生计生委通知,按照国务院的要求,迅速组建我国首支政府医疗队。

  此刻,时间就意味着生命。以建立在省人民医院的四川国家应急医疗救援队为主的60人医疗队迅速建立,在这支由多个部门、单位组建的医疗队里,就有35人来自省人民医院。尽管是星期天,接到通知的队员们没有丝毫犹豫地迅速赶到集结地。他们中有的爱人刚刚分娩,有的父亲还在住院,有的爱人出差在外孩子没人管,但所有的人都没有退后半步。邓绍平说,我们的队员们几乎都是参加过数十次的卫生应急救援,他们心里十分清楚,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重。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救援行动,除了人员调配集结外,各种医疗和生活物资的保障也决定着救援行动的成败。

  省医院后勤部门接到通知后,相关人员立即返回岗位,着手物资的准备。为争取最快时间,他们结合以往的抗震救灾经验,围绕医疗队远程救灾所需,在未拿到医疗队所需物资清单的情况下,立即着手清理已有的应急医疗队常备物资,并通知医院的应急物资供货商紧急准备食品、行军床、帐篷、一次性手术衣等物品,展开了医疗队的物资准备工作。与此同时,医院医学装备部、药学部也于紧急筹备会议后准备了包含DR、麻醉机等医疗设备、器械、耗材和药品等物资,在短短8个小时里,省医院就紧急完成了100余种药品、32台设备、81类耗材,价值480余万元的12.3吨物资准备。

  26日深夜11点半,队伍集结完毕赶赴机场待命。27日5时40分,搭乘医疗队和应急物资装备的专机从双流国际机场起飞,飞越珠穆朗玛峰,于尼泊尔当地时间早上6时许,抵达尼泊尔加德满都国际机场。不到24小时,医疗队便从积极准备到抵达尼泊尔开展医疗救援,医疗队展现出了让人们惊讶的中国速度和中国精神。

  奋战:

  山坡上建起三层帐篷医院

  到达尼泊尔后,队员们换乘大卡车、在经受地震损害的公路上颠簸辗转,于17时医疗队抵达了救援目的地和伤员集中救治地——杜力克。“由于灾难来得突然,加上当地的医疗条件有限,我们到达杜力克时,看到还有很多的伤员在等待着治疗,心里真着急。”医疗队队员、省医院急救中心护士长曹霞说。医疗队抵达的时间,正是救援黄金时间,医疗队当即决定边搭建帐篷医院边救治伤员。派出队员到附近当地医疗点协助救治伤员,部分队员在驻地开设临时医疗点救治伤员,在短短几个小时,就救治伤员83人。

  杜力克地区是山地,没有很开阔的地方,要搭建起帐篷医院,困难很大。自从2010年四川国家应急医疗救援队在省医院建立后,每年两次以上的高原、山地野战训练是必修课,丰富的经验和创新此时起到了作用。在认真观察地形和分析医疗条件后,决定将帐篷医院依坡建起三个平台,第一级为门诊区,第二级是治疗区,最后一级的是住院和保障区。后来,队员们都戏称为一楼、二楼、三楼。临近天黑,先期完成的7顶帐篷在营地矗立起来,优先用作门诊室、手术室、检查室、药房等。队员们将最好的帐篷提供给地震伤员,自己则住在小小的单人帐篷内。

  4月29日10时12分,在搭建好的帐篷手术室里,省医院胸科专家王雪海主刀成功完成了医疗队在灾区的首例手术——超声引导下胸腔闭式引流术。受伤的是61岁的尼泊尔老人尼斯洛,地震时他被砸受伤,肋骨断裂刺穿了肺部,形成血气胸。被送到驻地时,老人感觉胸痛、气紧,不能平卧。医疗队医生立即对其进行X光检查后发现胸腔有大量液体,如不立即手术将会有生命危险。队员们立即在面积为12平方米的帐篷手术室里,紧急准备手术器材,10时30分左右,手术在超声引导下顺利实施,引流出受伤老人胸腔内的积血积液,在中国医生的帮助下,老人重获新生。

  尼泊尔地震灾区的条件比较艰苦,睡在帐篷里,被子常常被大雨打湿,由于工作量大,一般只能睡上5个小时,为了给手机充电,大家需要排长队,有些队员还感染了湿疹,睡到半夜被痒醒的事也时常发生。不过,这些困难对大家来说,都没有什么,医疗队员、省医院药剂科的熊军这样说道。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