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上海光源束流检测与控制技术部主任冷用斌:
让“光”耳聪目明的守护者
万米高空,篮球投下准确命中,这要怎样精准的“眼神”?对于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光源束流检测与控制技术部主任冷用斌来说,他每天都要保证上海光源拥有如此好的“视力”。
开机近6年以来,上海光源“开足马力”全饱和运转,实验供光期间开机率已达99%,运行水平处于同类装置国际先进,上海光源首批7条线站的用户研究组超过1400个,来自全国除宁夏以外所有省份的340多家单位,做出了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工作。
在这份“世界一流”的成绩单背后,是冷用斌和团队成员默默付出的努力。
眼睛要亮耳朵要好
数字化束流诊断、全局全信息束流诊断……面对这些听上去让人一头雾水的名词,冷用斌只用一句话就概括了自己的工作———“我的任务,就是让上海光源变得更为‘耳聪目明’。”
作为我国迄今建成规模最大的国家重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占地约3万平方米。因其建筑造型特殊,人们通常昵称其为“鹦鹉螺”。正是在这个“螺壳”中,每天源源不断产生着同步辐射光,每引出一束“光”,都照亮了一个创新领域。
“上海光源就如同一个人,每个部门都是它身体上的器官,加速器犹如大脑、机械系统如同骨骼、微波好似循环……”冷用斌笑着说道,“我所在的部门相当于五官,眼睛要明亮,耳朵听力要好。”
上海光源能观测到肉眼看不到微观世界里的“奇妙景色”,靠的就是“光”。保证“光”的品质,对于科学研究至关重要。就如同在篮球场上,三分投篮并不稀奇,而上海光源的要求,则如同要在万米高空之上,投出这样精准的球,那就是千难万难。冷用斌带领团队自2007年开始,在国内率先展开了数字化束流位置信号处理器的研制,先后完成原理样机、工程样机的研制及测试,位置分辨率等主要技术指标与国际成熟商业产品相当。
“2004年时,我们还是学习者;2010年开始,我们已经站在了世界的最顶端。”冷用斌自豪地说道。
“0.5%”提升背后的付出
在上海光源的宣传册中,有一张照片引起了记者兴趣,那是2007年7月的一天,在研究室里,众多科研人员脸色疲惫,但兴奋的表情压抑不住,冷用斌也在其中微笑着,手里举着酒杯。
“那一天凌晨,上海光源的储存环实现3GeV电子束储存,标志着这一装置的成功开始运行。”冷用斌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依然忍不住兴奋之情,“为了这一刻,我们整整花费了60个小时调试,没日没夜地干,终于换回了成果。”
上海光源的“起步”,就盯准了世界上性能最好的中能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探寻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同步辐射大科学装置是不可或缺的尖端仪器装备。在此之前,中国科学家只能到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的第三代同步辐射装置上借“光”参与最前沿的科技竞争。而上海光源的诞生,让科学家们轻松就可以找到科学道路上的“明灯”。
清华大学青年结构生物学家颜宁就利用上海光源成功破解了生命科学领域最热门又难解的“蛋白质之谜”———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结构及工作机理,震动世界结构生物学界,被列为“2014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该蛋白质分子是人体合成葡萄糖的关键“开关”,是攻克癌症、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重要一步,世界一流科学家们你追我赶想要看清它的结构。
时代造就英雄——记全国劳模费跃忠 | 2010-04-22 |
时代造就英雄——记全国劳模费跃忠 | 2010-04-22 |
时代造就英雄——记全国劳模费跃忠 | 2010-04-22 |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丁洪:我的生活充实、高... | 2010-04-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