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东海之滨,杭州湾畔,飞速崛起的上海临港产业区已经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在这片开发建设热土上,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核电)无疑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明珠:上海核电是国内历史最久、综合实力最强的专业化核电站核岛主设备制造的核心企业,也是上海市服务国家能源战略、振兴国家装备制造业的国家级重点企业。
谈及核电,人们往往既倾慕其巨大的能量,却又担忧“核老虎”出笼后引发的灾难性后果。“公众对核电安全的恐惧,往往是因为缺乏对核电领域的深入了解。无可争议的是,核能发电仍然是最为安全的工业发明之一。”现任上海核电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唐伟宝这样认为。
从配角到主角
1982年从上海铁道学院机械化专业毕业后,唐伟宝便投身到中国的核电事业,成为上海核电(原上海锅炉厂)的一名工程师。从中国第一个自行设计建造的秦山核电站一期30万千瓦的发电机组工程开始,唐伟宝便参与承担了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的研制工作。唐伟宝回忆:“当时,中国的核电事业刚刚起步,从材料、装配工艺、焊接工艺再到检测试验,几乎蒸汽发生器的每个部件和每道工艺过程都要依靠自主研发。”
技术从零起步,并没有吓倒中国核电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研制到1989年完成,秦山一期的核电站蒸汽发生器设备历经了8年技术开发和研制,为中国核电设备制造打下了基础。
为了加快中国核电行业的发展,从1994年开始,上海核电开始与美国、西班牙等外国公司开展合作,通过分包承接了秦山二期60万千瓦机组蒸汽发生器的制造任务,并在中外合作中逐渐掌握蒸汽发生器研制的核心技术。唐伟宝回忆:“20年前,我从工艺责任工程师和项目经理开始做起,逐步学习国外先进的核电设备制造的完整工艺流程,逐渐掌握了核电项目管理理念,甚至是一个个Engineering Schedule 和Checklist背后的工程管理要求。”
2005年,上海核电以唐伟宝为核心的团队,作为秦山二期扩建项目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研制的承接方,以过硬的技术成功争取到了秦山二期扩建项目六十万千瓦级核电站的制造任务。之后,中广核集团首次将红沿河、宁德的百万千瓦核电蒸汽发生器、压力容器和稳压器等设备的制造任务也交由上海核电负责。
作为一名在上海核电工作超过三十年的“老核电人”,唐伟宝亲身经历了中国核电的发展历程。从三十万、六十万千瓦到百万千瓦,从二代到“二代加”核电技术进步,完成了从引进核电先进技术到自主开发的跨越;面对国外更加先进的第三代技术,唐伟宝又带领他的团队迎头赶上,积极开展第三代AP1000、EPR核岛主设备制造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以及开展第四代核电高温气冷堆核岛主设备制造技术的研制工作。
唐伟宝认为:“虽然我们从秦山二期开始同外国企业合作,但30年前建造秦山一期核电站时的独立自主的技术创新精神和氛围,仍然保留了下来,我们保持着独立思考的精神,这种精神在核电装备领域,无比珍贵。今天,中国核电的发展不应再满足于跟随国外技术,那样我们只能永远当外国技术的‘配角’。思考如何培育核电设备的设计能力,才能让我们成为‘主角’和技术的‘设计者’。因此,无论何时,我们绝不能丢掉自主创新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