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胡双钱:为国产大飞机造零件
//www.workercn.cn2015-10-26来源: 经济日报
分享到:更多

第五届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胡双钱:

为国产大飞机造零件

  胡双钱的手骨节突出,指甲修得短短的,还微微有些发青——这是35年来长期接触漆色、铝屑留下的痕迹。

  他是中国商飞上飞公司数控机加车间钳工组组长,在这个车间已经工作了35年,经他的手制造出来的零件被安装在近千架飞机上。

  胡双钱自幼特别喜欢飞机,从技校毕业后,他被分配到5703厂飞机维修车间。可以近距离接触飞机,他别提有多兴奋了。实习期满后,胡双钱来到了数控车间钳工组。他从不挑活,通过完成各种急件、难件,他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期间,他见证了中国人在民用航空领域的第一次尝试——运10首飞,这成为他一生中的骄傲。然而,喜悦还没散去,运10便因多种因素下马。对此,胡双钱内心有说不出的难过。

  运10下马后,原本聚集了一大批航空人才的上飞公司冷清下来。说起这段经历,胡双钱有些哽咽。当时,工厂门口停满了前来招聘技术员工的企业专车,不少人离开了工厂。胡双钱也收到了邀请,一家私营企业的老板为他开出了3倍工资的高薪,但他拒绝了,选择了坚守。运10下马后,工厂只能承接一些民品,那段时间,他加工制造过电风扇、绞肉机等设备的零部件。“用造飞机的技术生产出的民品,质量特别好,深受百姓欢迎。”胡双钱自豪地说。

  当我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正式立项,胡双钱感觉实现梦想的时候到了,他又忙了起来,常常在数控机加车间里连轴转。他加工的零部件中,最大的近5米,最小的比曲别针还小,有时还要临时“救急”。一次,厂里急需一个特殊零件,为了不耽误工期,只能现场临时加工。这个任务交给了胡双钱。这个零件的精度要求是0.24毫米,不到一根头发丝直径的二分之一,本来要靠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来完成,但当时只能靠胡双钱的一双手和一台传统铣钻床。他用了一个多小时打出36个孔,这场“金属雕花”结束后,零件一次性通过验收。

  胡双钱对自己的手有信心,这来自于他常年累月的磨砺和从不松懈的严谨。读书时,他的老师经验丰富、作风严谨。“老师常说,学做人是首要的。干活,要凭良心。”这句话对他影响很深。

  2003年参与ARJ21新支线民用飞机项目后,胡双钱的“质量弦”绷得更紧了。不管多么简单的加工,他都会事前认真核校图纸,操作时小心谨慎,加工完多次检查,“慢一点、稳一点,精一点、准一点。”

  一次,胡双钱按流程给一架在修的大型飞机拧螺丝、上保险。“我每天睡前都喜欢‘放电影’,想想今天有没有做好。”那天回想工作,胡双钱对“上保险”感到不怎么踏实。思前想后,次日凌晨3点,胡双钱又骑车赶到单位。当他拆去层层外部零部件,看到保险出现时,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干了一辈子,老胡才贷款买了个小房,全家最大的财富就是一摞摞的奖状。他毫不保留地把最宝贵的技艺全部传授给年轻人,在上飞公司技能大赛中,他班组里的3位参赛选手,曾经囊括了钳工技能比赛前三名。

  “参与研制中国的大飞机,是我最大的荣耀。”胡双钱说,“再过5年我就退休了,要抓紧时间,为中国大飞机多做一点贡献”。(记者 佘 颖)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