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潘志荣:草原上的“多面”检察官
//www.workercn.cn2015-10-27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双语”检察官

  法庭上,坐在被告席上的巴音(化名),惊讶地看着离自己不足两米远的汉族检察官潘志荣,正用一口流利的蒙语与自己对话。旁听席上,坐着近50位社区矫正人员。

  2014年3月,达茂旗人民检察院派驻满都拉镇口岸检察室在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专项检查时发现,一位社区矫正人员一直未到司法所报到,那个人正是巴音。

  2011年,巴音醉酒后频频对妻子施暴,被殴打致伤的妻子最终报了警。巴音因故意伤害罪被达茂旗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获刑后的巴音在社区矫正期间吸食毒品,被达茂旗公安局决定强制戒毒。2013年7月12日,巴音被包头市戒毒所提前释放。之后,他就一直处于脱管状态。

  潘志荣以与巴音交好的朋友作为行动的突破口,多次劝说,终于说动了巴音的朋友,将巴音劝返回达茂旗。

  潘志荣也借着这个机会给全旗的社区矫正人员一个“零距离”接受警示教育的机会,这就出现了近50位社区矫正人员法庭旁听的一幕。

  潘志荣用“双语”办的案件还有很多。2011年,在处理一起蒙古族未成年人抢劫案件时,潘志荣办案全程用的都是蒙语,居然有意外收获。犯罪嫌疑人还主动交代了另一起抢劫案:“因为他用的蒙语,让我感觉没有因为犯错而看不起我,更像是父母和朋友跟我沟通。”

  由于各地区间的蒙语有诸多不同,检察院里一些年轻人,常常感觉到沟通障碍的存在。达茂旗人民检察院是包头市蒙语诉讼基地,解决不好语言问题,就无法胜任这份工作。

  满都拉镇口岸检察室的内勤苏德莫日根,3年前被分配到达茂旗人民检察院,经常要跟随潘志荣到牧区工作。因为从小到大在镇上长大,他对于牧民和牧区并不了解,工作时经常不知所措。“在字典里找不到的,去问潘主任,他总能给出准确答案,并告诉我出处。”

  很多人都以为,潘志荣从小就在牧区长大,他本身又是汉族,做到蒙汉兼通,自然不是什么难事。潘志荣从小接受的是蒙语授课教育,直到大学后,才开始学汉语。

  潘志荣的案头有一本被翻得破烂、卷边、没了封面也看不到书名的《蒙汉字典》。20多年,字典翻烂了,他也成了一本“活字典”。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