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他,作为中国较早的一批农民工,靠着干体力活混口饭吃,是他最单纯的想法。被封为“点子大王”后,他更是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装卸工不仅需要一定的体力,也需要出点子来提高工作效率。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进军”成为系列品牌。也正是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全队职工取得了4次刷新纸浆接卸世界纪录。
他就是皮进军,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港)继许振超之后闻名全国的“金牌农民工”,凭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书写了一个新时期农民工成长为优秀码头产业工人的传奇人生。
从装卸工 变身“点子大王”
1991年10月,19岁的沂蒙山小伙儿皮进军来到青岛港就职。当他看到在偌大的青岛港上,工人们繁忙的景象,他一下子傻了眼。原本以为进城打工会是一件很体面的工作,那毕竟是份一个月能拿到五六百元的工作。可是,作为农民工在这个港口上从事的工作只是最基层的,不到半个月的工夫,和他一同来的工人走了一大半,但皮进军还是留下来了。
最初,皮进军是装卸队学徒工时,他的工资是360元。皮进军将省吃俭用攒下的近两百元钱寄回老家,“这样就把家里借来的押金还上了。”皮进军尝到了工作的甜头,而那时候若在老家打工,一个月只能拿到75元的工资。为此,他感觉这里可能就是能脱贫致富的沃土,于是,他干劲十足。在多劳多得按计件分配的机制下,想多赚钱只能多出力。
1992年底,皮进军在熟悉了工作环境及工作流程后,开始为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进行摸索。“当时的想法很单纯,就是想找个方法省点劲多赚钱。”于是,他开始研究运输仪器与装卸工序。在虚心向老师傅们学装卸工艺之外,他还利用休班时间跑书店和图书室,学企业管理、学机械理论等,开阔了视野,激发了向传统装卸理念挑战的信心。
后来,皮进军发现在皮带运输煤炭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皮带脱轨而造成的煤炭撒落的情况,这大大加重了装卸工的工作量。在向上级反映之后,他和工友们进行设备改造,最终,研制出了一套能够解决皮带跑偏的纠偏装备。此举在全队得到推广,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据说还为集团节省了10万余元的劳动成本。
这一年之内,他一共提出合理化建议40多条,有十多条被队里采纳,职工们都很佩服地叫他“点子大王”。
农民工当班长 “用心”就能做好
就这样,连续几年,工作上兢兢业业的“点子大王”皮进军不断进行小革新小创造。终于,1996年底,他凭借突出的工作贡献被提拔为班长。“班长,大小也是个官了,那时候农民工当班长的很少见。”他笑着说。
一个班有十多个工人,而一多半都是城市工。24岁的皮进军作为新晋班长,他感觉到这份工作的分量,“队里好多三四十岁的城市工,他们比我有经验,刚开始干的时候他们心里肯定是不信服的。”他说,于是他便主动积极地向班里的工人老师傅沟通、学习,“咱没什么其他的魅力,咱就是实在的性格。”就这样,一个来自沂蒙山区的汉子,实实在在,不怕苦不怕累,很快与班里的工人们打成一片,并取得了工友们的信任。
“当班长就是带着大家伙儿,一起干好活,多干活。”皮进军说。为增强队伍的凝聚力,皮进军实在的性格让工人们信服,大家一起干活时心里也很舒服。考虑到真正能提高工人干劲儿的是能赚到养家糊口的人民币,皮进军“创业绩,增收益”的干劲儿更足了。
“分工明确,早到位;严格标准,重协作;抓好首尾,关键点;争分夺秒,快衔接。”这是皮进军总结的四步工作法,每一道工序都有章可依,他带领的工人们在繁忙的工作中有条不紊。为统筹工作时间,皮进军会手拿秒表到装卸现场计时,他说:“我们必须统计出每一次出货,我们需时长。掐着时间做事,效率才会更高。”
“工作中,我们都会把每一个细节计算得很清楚。”皮进军说,一袋化肥50公斤,队里每个班的平均工作量不足1000吨。而皮进军带领的班所摆出的长度达到14多公里,这比当时队里的平均工作量要长3.8公里。“数据面前我们班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我一直坚信一句话:认真能将事情做对,而用心才能把事情做好。”
金牌农民工徐万年 | 2008-10-15 |
「劳模写真」为梦想拼搏的农民工 | 2008-10-15 |
全国劳模徐万年的人生传奇:从农民工到公司... | 2008-10-15 |
韩凤祥:47年呵护乡亲健康 | 2008-10-15 |
皮进军:码头上的“金牌农民工”(图) | 2008-10-15 |
十八大代表中的农民工素描(组图) | 2008-10-15 |
“金牌农民工”皮进军代表:希望有更多的人... | 2008-10-15 |
2012·十大最受关注农民工:工人队伍里... | 2008-10-15 |
“卧底局长”陈家顺:获评“感动中国”人物 | 2008-10-15 |
金牌农民工徐万年 | 2008-1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