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80后技工方文墨:手工精度赛过数控机床
//www.workercn.cn2015-11-11来源: 央视网
分享到:更多

  方文墨,在徒弟眼中,他是钳工界奇才,在妻子眼中,他是个浪漫的胖子。而在今年9.3阅兵的装备中,飞过天安门的5架歼-15,有不少的核心零件,是方文墨和他的班组做出来的。在工业化时代,尽管很多零件都可以自动化生产了,但是有的战机零件因为数量少、加工精度高、难度大,还是需要手工打磨。

  蒙着眼睛 也能打磨出极限精度

  不靠眼睛,纯粹凭手感,能不能加工出一样完美的产品呢?当方文墨在一米高的操作台前站定,一边的三个徒弟都屏住了呼吸,看他加工这块原材料。

  方文墨加工之前,测量表的指针在一格到两格之间晃动,表明这个工件表面的最高点和最低点,高度差别在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毫米;方文墨蒙上眼睛加工以后,量表的指针只有极细微的晃动,工件的精度达到了千分之三。

  在徒弟们的眼中,师傅方文墨简直就是一个奇才,25岁成为高级技师,拿到钳工的最高职业资格;26岁参加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夺得钳工冠军。29岁,他成为了中航工业最年轻的首席技能专家。

  教科书上,人的手工锉削精度极限是千分之十毫米。而方文墨加工的精度达到了千分之三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二十五分之一,这是数控机床都很难达到的精度。中航工业将这一精度命名为——“文墨精度”。

  三代航空人 一样报国情

  方文墨出生在一个航空世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都是沈飞的职工。从年少时起,父辈传承的航空报国的情怀,就在方文墨心里深深扎下了根。而厂区里,试飞的战斗机一次次呼啸着划破长空,那鹰击长空的豪情,更是让方文墨萌发了亲手制造战斗机的念头。

  然而命运却给方文墨开了个小小的玩笑,2003年,当文墨以全班第一的成绩从沈飞技校毕业后,却被分配到了沈飞民品公司,加工卷烟机的零件。眼看着造飞机的梦碎了,这个大男孩伤心欲绝。方文墨的母亲回忆说,当时儿子哭了好几个月,她安慰方文墨说,“你好好干,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

  是金子在哪儿都会发光的

  方文墨身高1.88米,体重200斤,这样的身材,是钳工中的另类,身高比一米的工作台高了将近一倍,不少老师傅都觉得这样的身体条件,根本不可能成为出色的钳工。方文墨就不信这个邪,他把家里的阳台改造成了练功房。下班一回家,他就钻进阳台,苦练技术。

  长年累月的苦练,让今年只有31岁的方文墨,背已经有些驼了。正常情况下,钳工一年会换10多把锉刀,方文墨一年却换了200多把,有几次居然生生把锉刀给练断了。

  每天连续四、五个小时的训练,锉刀持续发出的刺耳声音,甚至让方文墨出现生理性呕吐。就这样坚持着,方文墨终于凭着自己的努力,走进了沈飞军品厂的车间,还拥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班组。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