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打小喜爱小提琴,业余时间边拉琴边自学制琴,研习不辍。如今已过了知天命的年纪,他制作的小提琴入围第二届中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登上大剧院的舞台,在2015新年音乐会上奏响,还得到了青年小提琴演奏家、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首席杨晓宇的称赞。拥有这份传奇经历的,就是眼前这位普普通通的退休技术员。
走进石宝林位于丰台云岗的家,一眼就被墙上挂满的小提琴所吸引。平时少言寡语的石宝林一聊起琴,话匣子可算打开了。“这都是斯式琴,上窄下宽,这样式是意大利小提琴制作大师斯特拉迪瓦里创制的,所以用他的名字命名……”他将墙上挂着的琴一把接一把取下来,时而讲解时而试音,忙得不亦乐乎。
提起和小提琴的缘分,石宝林说这要捯回将近半个世纪。家里上一辈是国家早期的航天工作者,石宝林小时候就在丰台云岗的航天子弟学校上学。七岁那年,他第一次看到高年级的同学拉小提琴,一下子就被那悦耳动听的音色迷住了,从此拜师学琴,课余苦练,一发而不可收。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恢复高考,艺术类高校也恢复了招生。石宝林参加了中央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的考试,可惜当时学院只招收两名学生,他遗憾落选。最后,他选择了理工类的专业,看似与心爱的提琴渐行渐远了,“其实不然,这是命运为我今后做琴铺了路。”石宝林笑说,他现在的琴能闯出些名堂,多亏了当初打下的理工科基础。
这话从何说起呢?原来,儿时的石宝林就梦想着能拥有一把好琴。“小时候,家里不富裕,当时一把琴要三四十块钱,相当于家里一个大件儿,父母肯定舍不得买。”他说。后来,他到了航天部门工作,成了一名技术员,结交了更多喜爱提琴的朋友,其中不少人和石宝林一样,在少年时留下了没能拉上一把好琴的遗憾。
能不能自己动手,做出一把上好的提琴?这个想法跳出石宝林的脑海,从此挥之不去。他找来资料自学,结果发现提琴的制作工艺很是复杂。“琴头、琴码、C弯、F孔……一处都不能马虎。”石宝林说,最最要紧的是琴的音色要好。可怎么才能让琴音色好,没有一个具体的量化标准,之前的制琴师凭的全是师傅口传心授的经验。“经验这东西,说不清道不明,怎么掌握?”这可难坏了石宝林。
做惯了科研的他想到,能否用科学的方法阐释音色优劣的本质?于是,他尝试在提琴的面板上放置多个传感器,然后拿到仪器上去测,观察拉琴时面板振动的位移。
谭抒真:琴弦上的人生 | 2010-06-11 |
危机中的提琴小镇 | 2010-06-11 |
杰出音乐教育家林耀基逝世 | 2010-06-11 |
袁隆平:吹拉弹唱样样行 | 2010-06-11 |
英皇家爱乐乐团新年献礼 祖克曼“弓弦指挥” | 2010-06-11 |
记西南油气田川南公管中心职工罗宏伟:井架... | 2010-06-11 |
吴诗佳:我不当“香蕉人”(图) | 2010-06-11 |
新加坡9岁陈奕希夺国际小提琴赛最高奖 长... | 2010-06-11 |
胡东平:靠写小说养活自己 日码万字两周瘦... | 2010-06-11 |
汪峰:章子怡爱看我拉琴,她说她爱的是好男... | 2010-0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