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12月29日,四川公务员读书节的“探秘中国航天史”活动进入收官阶段。当天,由四川日报社、川报观察客户端、天地出版社主办的李鸣生“航天七部曲”读者见面会在轩客会建设路店举行。三届鲁迅文学奖得主、“航天七部曲”作者李鸣生,面对50余名读者、网友,分享创作体会。
记者:“航天七部曲”写了很多普通人不知道的幕后故事,您如何获取这些“秘密”资料的?
李鸣生:这个要下大工夫,要经过很多努力和调查、采访。第一是通过对有些当事人进行采访,中国航天领域甚至科技领域,包括以钱学森为主的一大批科学家,我基本都采访过。第二是对领导人身边的一些工作人员、秘书等进行采访。第三是接触到一些航天、科技部门的领导。与此同时,我还有一些可靠的、第一手的文字、会议资料。
将这些汇总之后,我再对事情进行分析、研究,最后还原。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细节都必须做到有根据。
记者:您采访了钱学森等近百名科学家,您最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
李鸣生: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1970年就发射了,但是中国一直没有公开的文字。事隔25年,“航天七部曲”的《走出地球村》把这个事情写出来了,告诉大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是怎么上天的。
当时,这本书的内容在《当代》杂志上发表后,钱学森秘书给我打电话,说钱老要买杂志。钱老说,他们当年搞第一颗人造卫星,已经20多年了,但一直没人反映这段历史,现在终于有一个作家写了这段历史,他感到很高兴。后来钱老让秘书专门买了20多本《当代》送给当年参与此事的专家。
记者:您是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报告文学往往是几十万字的大部头,但碎片化阅读正成为常态。
李鸣生:碎片化阅读是对整个中国文学、对书面阅读的挑战。无论是从事虚构还是非虚构的文学创作,都应该引起思考。喜欢看书的读者不会消失,但是随着年青一代的成长,大量读者会离开传统纸质图书。我们如何在表现方式上多元化?值得思考。
我现在也很喜欢写一些短东西,微博140个字,传播力量非常大。我有一条微博阅读量有1280多万,我一辈子没想过写一篇文章能达到这样的阅读量。我觉得文章的分量和轻重不是以长短来论的,还是要看含金量。(记者 张良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