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上海医生在摩洛哥讲中国故事(图)
//www.workercn.cn2016-02-14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李会(左三)自己为照片起的标题:合作愉快,欢乐迎接新生命。 (照片由援摩医疗队员提供)

  背景

  1975年9月,由上海市负责组建的第一支援摩中国医疗队进驻塞塔特省哈桑二世医院。自那以来,上海市累计向摩洛哥派出医疗队员166批1652人次。1975年—2015年,中国援摩医疗队共诊治摩洛哥患者约540万人次、收治病人约65万人次,其中手术近45万例。目前仍有70多名医疗队员在摩洛哥工作。

  上海援摩医疗队是中国对外医疗援助的一部分。华东师范大学许文颖的硕士论文《上海援摩洛哥医疗队研究(1975-1985)》援引权威资料,1963年1月,中国宣布派医疗队赴阿尔及利亚,由此开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援外医疗队的历史。非洲是我国派出医疗队最多、最早的地区。第一批赴阿尔及利亚的医疗队中,就包括了4名上海医疗人员。1965年,受卫生部委托,上海开始单独组建援外医疗队。从1983年起,摩洛哥成为上海援非医疗队的重点支援国家。

  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民生发展报告》主编王泠一撰文介绍,上海医疗队应受援方的要求,基本上被安置在中小城市、边远地区乃至戈壁荒漠,而西欧医疗队进驻的往往是沿海平原中心城市甚至富人区的“贵族医院”,可以说,中国医疗队更体现了无私的情怀。

  今年在家里过年,尽管要值班,毕竟能跟家里人吃几顿团圆饭。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李会开心之余,还是有些惆怅,马年、羊年两个春节,她是在遥远的北非国度摩洛哥度过的。为了纪念两年的援外医疗队生活,她过年做几道摩洛哥菜,让亲朋好友尝尝,调料配不齐,只能做改良版的。

  在上海医疗队援助摩洛哥40周年之后,记者寻访了部分队员。40年跨越了多个时代,世界格局变化巨大,我国内政外交政策也不断调整,不变的是“国际主义”和“人道主义”两个关键词。白衣天使们用冷静的语气讲述的故事,写出来不为煽情,但如果能够有助于理解,就是有意义的——对世界的多样多一些了解,对中国软实力输出多一份理解,医患之间互相多一份理解……

  大蛇来访

  蛇,估计是妇产科主治医师邢丽对摩洛哥最深刻的记忆之一。医疗队所住的楼房条件差,旁边就是露天垃圾场。短期内,队里先后有3个人在不同地点看见了蛇,并没在意。直到住在一楼的针灸科蒋医生听到抽屉里有响声,慢慢打开抽屉,一条大蛇躺在里面。蒋医生叫来小儿科李医生,李医生临危不乱,先拍照取证,然后追到园子里和闻讯赶来的骨科宋医生一起消灭了它。拎起死蛇一量,长1.2米。

  烧伤科主管护师孔晓华一辈子忘不了的是蛆。从小生长在大城市,啥时候见过成群结队的活蛆?这姑娘行前查阅资料,将要工作的阿加迪尔哈桑二世医院以烧伤科与肾内科为主,这里相对发达,医生都是法国进修的。她想象着整洁的病房和先进的治疗设备,并为同批前去的丈夫曹凯高兴,曹凯正是肾内科主治医师。结果到实地一看,烧伤科只有她和一名中国医生,治疗室仅2平方米,还兼药房功能,病房没有无菌设施。一位烧伤病人,在急诊呆了十几天才转到烧伤科,孔晓华揭开他身上裹的布那一瞬,那个味道,逆天了,伤口还爬满了蛆。

  时间略长,孔晓华发现这不是特例。当地居民安全意识不强,煤气罐经常漏气,一点火就爆炸了。所以,烧伤病人多,病情重。由于交通、经济等原因,病人往往很久才被送来,伤口的包扎长久未更换,加上天气炎热,伤口腐烂,医护人员经常受到视觉嗅觉双重冲击。

  人手奇缺,又是一重考验。从做棉球到领药,从消毒器械纱布到更换伤口绷带,孔晓华都要亲力亲为。妇产科副主任医师孙梅芳是费吉格省中心医院唯一的妇产科专科医师,如同千手观音一人承担门诊、急诊、病房、产房和抢救,没有节假日,两年中,救助1149人次、394例大小手术。

  在上海,根本想象不到那边的条件有多艰苦。

  从针灸到无输血切除几公斤重的肿瘤

  孔晓华在日记中写道:“我们没有畏惧,也没有退缩。”中国医护人员用高超的医术和高度的责任感,赢得了自己的地位。

  在摩洛哥首先“红”起来的,是富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医术:针灸。许文颖的论文中介绍,首批援摩医疗队一到,有所风闻的当地人就来打听针灸。两年间,队里仅有的1名针灸医生完成了5万人次的门诊量。经过口碑传播和媒体报道,“针灸”成了中国医疗队的代名词。

  摩洛哥的医生分为专科和全科,其中专科医生的社会地位高,教育背景往往有欧洲留学的经历,“比较傲”是上海医生们告诉记者的普遍印象。但孙梅芳主刀的一台手术,摩方一位专科医生竟主动打了下手。病人的胎儿和胎盘已经游离到腹腔内,孙医生见过很多子宫破裂的产妇,从没碰到如此严重的。当地专科医生曾建议让病人转院,按照当地法规,只要转院单一开,途中病人发生任何情况,医生都没有责任。但转院要在山路颠簸4个小时,为了1%的生命的希望,孙医生决定就地抢救。也许就在那刻,当地专科医生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他帮孙医生把病人送到手术室,还帮助拿血。手术从半夜23时45分,一直做到次日凌晨4时30分。白天,专科医生发现病人救活了,高兴得不得了。此后,他对中国医生由衷地表现出尊重,他觉得中国了不起。

  外科副主任医师郇(音同“环”)金亮,在摩洛哥两年,成功拿下大小手术1200余例,他的工作量为摩方普外科专科医生的4倍多。郇这个姓少见,因此郇金亮的名字好搜索。搜到很多国内患者及家属对郇大夫的评价,都说他耐心、亲切、医术高。

  在郇大夫的记录中,有好多个“首次”,他们的医疗队在阿奇拉医院开创了多个首次实施的手术病例。如首次并大量实施巨大甲状腺肿切除术,这是当地一种常见病,听来让人心疼,肿瘤长在脖子上,妇女包着头巾,别人不容易发现病情,自己也慢慢习惯了,直到实在熬不过去才来就诊,这时有的肿包已经达到几公斤重。开刀风险比较大,血管甚至有手指粗,一个不小心,血流汹涌,在当地输血却十分困难。郇大夫说,必须保证在不输血的情况下,尽快完成手术。到摩洛哥后做的第一例手术,用了3个多小时,后来就缩短到1个多小时。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