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55岁的屯留县吾元镇岭村村医李拴州,从事医疗工作38年来,他依靠一条腿和一副铁拐,行走在大山间。他认准了“当医生最重要的是良心,行医就是行善”的道理,献身乡村卫生事业。
1976年,刚满16岁的李拴州,因患骨肉瘤,做了高位截肢手术,失去了左腿。当他能够拄着拐杖、拖着身体蹒跚而行的时候,便到村卫生所跟着医生做起了学徒工。从帮助医生取药、抓药,到打针、输液,再到后来考取“赤脚医生证”,成了一名乡村医生。
岭村地处偏僻,山大沟深,全村400多口人零散地居住在10个自然村。村与村之间相距最远的有六七公里山路,有的在山顶,有的在山腰,有的在山下,最小的村子只有两口人。多少年来,只要有乡亲来喊,无论白天黑夜,他从来二话不说,背起药箱,随时出诊。由于常年奔波,李拴州的拐杖断了一根又一根,究竟换过多少根拐杖,连他自己也记不清。
李拴州尝过苦日子的滋味,每当看到别人比他苦,他总是不忍心。多年来,李拴州对“五保户”、过路的贫困病人,都是免费治疗。他不舍得为自己花钱,却舍得为病人贴钱。胡根成老人是村里的“五保户”,体弱多病,身边又没有人照顾,李拴州就成了他的亲人,隔三差五来看望他,帮他检查身体。知道老人生活拮据,很多时候他连医药费都不收。
从医这些年来,李拴州从不进贵药、不开大处方、不图挣钱。在村卫生所,最贵的药不过十多元,最便宜的只有几分钱。“当医生最重要的是良心,行医就是行善。药卖贵了,乡亲们承受不起,耽搁了病,我心里更不安。”
李拴州的老伴儿前几年做了宫颈癌手术,完全失去了劳动能力,连把锄头都拿不动。每次,李拴州出诊时,都是把暖瓶、方便面、剩饭或事先做好的煮疙瘩放在老伴儿的床前,安顿好、锁了门,再出发。
尽管李拴州自己夏天仍穿着棉裤,遭受腰腿疼、关节炎、高血压等多种疾病折磨,但是,他想得更多的是如何保住更多患者的生命。“儿啊,如果我以后走不动了,希望你能接着走。”乡村医生很苦,没有工资、没有退休金,而李拴州却为儿子规划好了这样的“前途”。在李拴州的言传身教下,他的儿子也坚定了信心,迈进了卫校的大门……
李拴州作为一名乡村医生,拿着国家给的几百元补贴,一心扎根在大山深处,只为了心中最初的那个梦想——“不能让乡亲们的病再耽搁”,默默坚守,为乡亲们撑起了健康的保护伞。(记者 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