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甘肃夏河法院民庭法官才让旺杰:守卫这方远离喧嚣的净土
//www.workercn.cn2016-07-19来源: 人民法院报
分享到:更多

  三

  在牧区,夫妻离婚分财产不像内地分房分车,而是要分牛羊牲畜和帐篷。对他们来说,这些牲畜和帐篷就是全部。

  “那是去年冬天的事了。”在才让旺杰的回忆里,单位那辆老旧的桑塔纳咯吱咯吱冲下陡坡,碾过初冬结冰的河道,冰面沿着轮胎的痕迹裂开细纹,那脆生生的碎裂声仿佛还在耳旁回响。

  当日要去的当事人杨茂草家住桑科乡,是这起民事官司的原告。杨茂草因丈夫道吉才旦出轨,双方感情破裂而向法院起诉,希望能判决离婚,并分割夫妻共有财产。法官要求其举证家庭所有财产的数额,比如多少只羊、多少头牛,需要开出证明,双方当事人都表示难以办到。

  “大多藏族群众起诉到法院后,就认为一切是法院的事情了。虽然解释说明法律义务责任颇花费精力,但我觉得,至少藏族群众有了遇到矛盾和不公找法院裁判的意识,这恰恰证明了多年来普法教育的成效:法律观念在藏区也逐渐深入人心。”

  才让旺杰了解到,18年前,道吉才旦以上门女婿的身份,与100多只羊一同来到杨茂草家,18年后,这100多只羊与杨茂草家原有的100多只羊共同繁衍发展,至今二人共有400多只羊、4匹马、50多头牦牛。

  “他找第三者的行为我也不追究了,我就想离婚,但在分割财产的问题上,当初他确实赶来100多只羊,但最多就120多只,没有他说的150只那么多。”杨茂草向才让旺杰哭诉道。

  在藏区30只羊就等于近6万元,对双方都是不小的数字。按照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原告有举证的责任。现在双方都没证据,如果以法律规定为由直接驳回诉讼请求,不但不能达到案结事了的目的,甚至可能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这样判法律上是允许的,但我作为一个法官的良心是不允许的。”才让旺杰说道。

  按照当地的公序良俗,才让旺杰请来村里的两位有威望的老者,一起就如何公平分割财产进行协商,经过一番调解,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按照才让旺杰提出的“135只羊”这个数额进行分配,其他牲畜一律平分,对仍有争议的部分,按照抓阄的方式来进行分配。

  “这样的判决我很服气,才让旺杰法官人公正得很!”结案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杨茂草逢人问起案子办得怎么样就直竖大拇指。

  四

  夏河县近八成住户是藏族民众。虽然已步入21世纪,但这里还有不少藏族民众依然逐水草而居,这种听起来浪漫的生活方式却常常给法官的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在不通公路的草场,才让旺杰和同事们只能停下车,步行数小时甚至一天时间,前往当事人家里。

  确实,奔走是才让旺杰工作的常态。他常常因为一个案子去当事人家六七次。最远的一次,由于道路崎岖,法院的老式“桑塔拉”无法抵达,只能勉强停在村口。才让旺杰与同事相视一下,毅然选择徒步,但路程足足走了5个小时,差不多横跨整个草原,才到当事人家。

  谈到工作中的艰辛,才让旺杰坚定地说:“路途遥远、气候恶劣这都是客观的自然条件,对一个热爱这份工作的法官来说,这样的条件并不艰苦或危险,反而更能激起我将公正和正义带给藏区民众的动力,我甘之如饴。”

  “但对我们这些藏区法官来说,最大的困难还是语言沟通障碍。”才让旺杰想了一想,又补充道。

  在司法审判实践中,民族语言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与当事人沟通调解工作过程中,能够大量节约纠纷解决的时间和成本。然而目前在整个甘肃省法院系统中,像才让旺杰一样,能够运用藏汉双语承担开庭和从事法律文书翻译的,只有7人。通晓民族语言的审判专业人员非常紧缺,远远不能满足审判工作的需要,已经影响到审判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

  “以我们单位为例,现在会藏语的只有3人,能用藏语开庭的只有我一个,其他两人目前暂时只能做些文字翻译。其他法官去办案就只能带翻译,但法律术语不好翻译,一旦翻译不准确就容易产生误导。”才让旺杰忧心忡忡地说。藏族群众大多不擅长汉语交流,更不懂法律,在民事诉讼过程中,法官与当事人之间难以交流,遇到这样案件的时候,如果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藏语,亲亲热热地与他们沟通,与他们谈心,理解他们的心愿,掌握他们所求、所盼,案子就会由难变易、由复杂变简单,许多矛盾纠纷就会迎刃而解。

  “好在现在国家、省里对双语法律人才越来越关注,在我们甘南就有一座国家法官学院舟曲民族法官培训基地,我们单位也有年轻人去学院培训,非常有成效,我自己还受邀去学院讲过课。”学院建成3年来,已培养政法系统双语类人才111人,全省“双语”法官由原来的不到10人,增长到现在的77人,其中专家型法官18人,甘肃破解“双语”法官短缺难题取得了初步成效。

  才让旺杰说,现在自己能做的就是平时主动帮助同事翻译法律文书,并在日常工作中潜移默化地把双语办案的经验传授给单位的年轻人。同时,才让旺杰还经常前往牧区的小学,用1至2个小时的时间给这些“未来的希望”上上法制教育课。偶尔,他还会接受青海安多藏语卫视频道的采访,录制普法类节目,“全县藏区80%以上的群众都会收看安多藏语卫视,通过这个卫视进行普法效果非常直接。现在藏区人民对民事方面的法律还不太懂,我讲的也多是围绕关注度高的合伙协议纠纷、民间借债,还有婚姻方面的案件。”

  “法律的力量在于公正,法官的分量也在于公正。”才让旺杰说。在19年的职业生涯里,在最基层的法治第一线上,他用与生俱来的亲和力和对法官这个职业的使命感为草原上的群众办了不少实事。2010年以来,才让旺杰独立承办和审结各类民事案件90余件,其中80%的案件都系调解结案,办案数量在全院名列前茅,他所审结的案件均能做到案结事了,无一超审限、无一错案、无一发回重审和上访缠访。因为出色的工作能力,才让旺杰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最美基层法官、2015年度十大法治人物等多个荣誉称号。

  藏汉双语人才稀缺,对于一个有着诸多荣誉的优秀法官来说,他拥有很多的机会,但他一直保有自己内心的坚持。才让旺杰常说:“能通过法律帮助弱者,帮助自己的同胞,那种成就感是其他现实利益无法比拟的。很多农牧民群众都是没办法了才来找法院,这是他们最后一道公正的防线,作为一名法官,我有义务、有责任守护好这道公正防线。”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