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大山深处的“溜索法官”(图)
//www.workercn.cn2016-08-03来源: 经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大山深处的“溜索法官”

本报记者 李万祥

重庆市奉节县法院第三人民法庭的法官行走在山路上。 本报记者 李万祥摄

  从海拔200余米的沟谷到2100多米的大山之巅,一个山区小法庭的5位青年用信仰、坚守与奉献诠释着“公正司法、司法为民”——

  在重庆市奉节县,5个来自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经历的青年会聚到一起,坚守在奉节县人民法院第三人民法庭。他们因为一张乘坐溜索去村里办案的照片,而被称为“溜索法官”。5个年轻人扎根在这个偏远、艰苦的山区小法庭,送法下乡、巡回审判、定纷止争,在大山深处播撒公平正义的阳光,谱写着各自的美丽青春。

  巡回审判是普法

  6月初的重庆市奉节县山区,阴晴不定。刚刚还是阳光明媚,转眼就是雨点纷飞。

  从奉节县人民法院第三人民法庭出发,驱车近两个小时,便来到兴隆镇龙门村。因为刚下过雨,道路有些泥泞。顺着一条山路走下去,第三人民法庭庭长程政清与书记员王威、法警严辉找到了被告解诗万的家。

  穿过一侧是猪圈的前院,程政清一行三人来到解家的后院,这里门庭外空间足够大,当天的巡回审判就选择在这里开庭。挂起国徽,拉开“巡回法庭”横幅,从屋里搬出方桌椅子,一场关于民间借贷的庭审就此开始。

  坐在原告、被告席位上的双方是远方亲戚。2014年,72岁的解诗万向原告借了2万元,打算将居住的房屋进行宅基地复垦,用国家支付的补偿费用和借来的2万元到其他地方购买房屋。不料,因妻子生病住院,解诗万借来的钱都花光了。而且,由于政策原因,解诗万家的宅基地不能复垦,补偿款又化为泡影。此时,欠原告的钱,解诗万根本无力偿还。眼看两年诉讼时效就要到期了,原告便诉至法院请求被告偿还借款。

  此次庭审进行了半个多小时。程政清在庭审后告诉记者,法庭考虑到被告解诗万已年过七旬,家庭十分贫困,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庭审中,原告自愿撤诉。被告改日给原告另出欠条,重新约定还款日期。这样的结果,让解诗万一家松了一口气。

  人民法庭是人民法院“基层的基层”,更是普法的最前沿。每次巡回审判,都是一次生动的普法活动。王威在日志中这样写道:“提高村民法治意识或许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关键是要动动脑筋,用他们肯接受、易接受的方式去讲明一些法律和道理。一个人明白了往往会带动一批人明白,只要坚持不懈地说下去、做下去,终究大家都会明白。”

  走乡串户山路多

  第三人民法庭位于三峡库区腹地奉节县兴隆镇,管辖包括兴隆、长安、龙桥、太和、云雾等5个乡镇,其中4个为土家族乡。这些地区大多山大坡陡、谷深路遥。

  除了在解诗万家巡回审判的三人,第三人民法庭还有审判员李明航和舒涛。这5名法庭干警均是“80后”“90后”,平均年龄不到30岁。谁也想不到,这样一支年轻的司法团队,需要面对的是辖区内10万多村民的司法需求。

  “瞧这张照片,那是我在审理一起离婚案件,由于家庭环境特殊,他们家的小孩未来怎么办让我很花心思。外出打工的妻子跟在家务农的老实丈夫离婚,这样的案件太多了。”舒涛打开法院编辑的《青年法官群像》画册,这里面有许多他和伙伴们走乡串户的身影。

  法官多跑路,群众才能少跑腿。送法下乡、巡回审判,这是第三人民法庭为村民提供司法服务的方式。从海拔200余米的沟谷到2100多米的大山之巅,他们将公平正义带进大山里,为平安发展夯实“法治根基”。

  8年时间里,法庭的警车行驶了30多万公里,跑坏了10多个轮胎。对于5个青年而言,巡回办案一个来回三四个小时是常事,在没有护栏的乡村道路上险些跌下悬崖也已经历多次。“跑一趟山路,报一次平安”,是小伙子们与家人的一个不成文约定。

  陕西小伙李明航,个子高,说话腼腆,但办起事来认真又严肃。王威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跑哥”,因为他总是风风火火,雷厉风行。如何把法律术语转化成村民听得懂的话,这对于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法学专业的李明航很有挑战。

  “在山里当法官和在学校想的不一样,挨了不少莫名其妙的骂。”李明航说,有次给一位离婚案件的被告打电话,提前了解案情。谁知在表明法官身份后,对方张口就骂。他解释了这是法律程序,对方仍继续骂人。因为不会当地方言,李明航连争论的机会都很少。最后,他只能采取发短信的方式进行沟通,“只有学好当地话,才能更好和他们交流。现在,别人说啥子已经麻(难)不倒我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针对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通的现状,第三人民法庭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办案中,通过建立远程视频调解室、添置数字化巡回审判包等形式,全方位、多渠道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我们被叫做‘溜索法官’,其实溜索只是我们送法下乡的一种交通方式,现在也用得少了。”王威说。

  法庭星空也很美

  第三人民法庭的“兄弟团”中,书记员王威年纪最小,活泼开朗。他人到哪里,笑声就跟着到了哪里。

  王威家庭条件比较优越,“一开始到了这里,我也有点待不住”。王威扶一下眼镜,嘴角露出浅浅的笑意。他的大学同学,有的出国前途似锦,有的留在大城市享受繁华,像王威这样扎根基层的并不多。

  “尽管别人无法理解,但我觉得每天都很快乐,也很满足。”王威告诉记者,初到法庭,他是庭内唯一的书记员、内勤与印章管理员。起初,他对业务还不熟悉,每晚都加班到凌晨一两点。一天晚上加班后,王威出门抬头看了看天,发现繁星点点,璀璨的星空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原来法庭的夜空这么美!”在城里长大的他喜欢上了这个四合院样式的法庭。

  “法律条文也许是枯燥冰冷的,但是如果能将村民的利益时刻牵挂在心,真心实意地付出,让司法变得更有温度,就一定能赢得他们发自内心的尊重与信赖。”审判员舒涛这样说。

  在第三人民法庭,从冲突激烈的土地房屋纠纷到家长里短的婚姻家庭矛盾,从关系复杂的民间借贷到鸡毛蒜皮的邻里冲突,这些均没有引发“民转刑”等矛盾激化事件。

  第三人民法庭所在的兴隆镇以旅游和特色效益农业为主,村民从事观光农业、烟叶种植和中药材生产,每户每年可有10万元的收入。奉节县兴隆镇党委书记赵崇刚告诉记者,随着地方经济建设的加快,这里的房屋产权、林权等纠纷每年多达千余起,调解的担子都落在了第三人民法庭的法官身上。“5年来,我们生态扶贫搬迁近千户人家。第三法庭在这里不仅维护了经济社会秩序,更是用公正判决引导地方发展。”赵荣刚说。

  据统计,近3年来,第三人民法庭共处置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00多件。其中,审结案件1600多件,3名审判员人年均结案近180件,平均每2天1件,服判息诉率高达98%。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