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人物检索:王钧盛,新兴际华集团新兴重工湖北3611机械有限公司军品开发部高级工程师,集团首席工程师,有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先后获集团第二届“感动集团人物”、集团劳动模范等称号。
提到王钧盛,公司党委书记王志强的第一句话就是:“王钧盛这个人言语不多,想不出结果不睡觉。”
“他至少有两个技术难题是躺在火车的卧铺上想通的。”王钧盛创新工作室成员李存靖告诉《工人日报》记者。
这其中一个问题就涉及王钧盛带领团队新近研发的“泡沫液远程输转系统”。
这套系统是该公司“十二五”期间企业转型升级的典型产品之一,也是目前难度最大、难点最多、复杂系数最高的、填补国际同类装备空白的课题,其作业效率是传统供液模式的50倍以上,可显著提高大型火灾救援保障能力,满足国家应急保障体系要求。
它的诞生完全可以用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来形容,面对国内外没有可供参照的研究资料,很多问题的解决只能靠逐个试错找答案,“从无到有,有时一个技术细节就得经过上百次试验。”
“闭上眼就是泡沫液在眼前输送,就是各种参数。”两年间,从消防泡沫液远程输转系统前期的基础调研到泡沫液的特性研究,从整套系统的概念设计到原理设计,从理论计算到设备选型,从方案的制定到反复验证……整个团队不知疲倦地往前赶。尽管难点多,“他却对每个细节都认真对待,使每一项功能更优更合理。”
“晚上经过办公楼,经常能发现有个房间的灯是亮着的,我们知道那是王工又在熬通宵了。”同事说,为了攻破这个课题,王钧盛在连续3年多的时间里,有两个春节只在除夕休息了半天时间。
“加班是常事。搞技术的人有时候没办法,思路一旦进来就停不下来,而且有时候你进入状态也是需要时间的,这就像打游戏,一关接一关。”
在王钧盛看来,他的大脑很多时候处于兴奋状态,那些问号在脑海中游弋,是不分朝九晚五的,“躺在床上,那些问题不自觉地就浮上来了,赶都赶不走。相反,我睁着眼看天花板时,却能不知不觉地入睡。”
说到睡觉,王钧盛很惭愧地说,“这些年,家就像一个旅馆,回家就是吃饭睡觉。”谈到对家庭付出太少时他很是自责,工作上的执著与家务上的甩手形成了鲜明对比。但家人依旧给了他最大的理解与宽容,这也成为他忘我工作的一个动力源。
2015年10月,沧州泡沫液远程输转系统交货期间,正遇上王钧盛的父亲做心脏手术,他仅陪护了一个晚上,就交由妹妹照顾,第二天便匆匆赶回单位做产品调试,父亲出院时也未能接……老爷子回家见到王钧盛后劈头就问:“项目搞成了没有?”这位老军工对于儿子有着自己的理解与宽慰,“你顾不上照顾我,不怪你,工作上干出成绩也是孝。”这让王钧盛既惭愧又欣慰。
“我也有感觉很辛苦的时候。”在长期的脑力劳动中,王钧盛不是不知疲惫,“但只要进入工作状态就停不下来,只有把每个问题都研究明白了,心里才有那份踏实感和成就感。”
随着每个任务的顺利完成和知识的积累,王钧盛已逐渐成长为项目负责人和机械、电气自动控制、液压气动技术的主要设计者,在近些年完成的项目中,基本上都是公司复杂系数最高的系统产品。(中工网记者 徐新星 中工网通讯员 吴浚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