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陈林:重建犯罪现场 让证据“说话”(图)
//www.workercn.cn2016-09-26来源: 人民公安报
分享到:更多

  

  安徽省公安厅物证鉴定管理处法医师陈林是畅销悬疑小说《尸语者》系列中“师父”的原型。从警28年来,他一直战斗在法医检验工作岗位,常年奋战在侦查破案第一线,参与侦破检验各类案件300余起,出勘现场2500余次,检验尸体1600余具,出具鉴定文书2350余份,破获一大批重大疑难案件。

  工作中,陈林既是指挥员,又是技术员。他创造性地探索、总结出了“立足法医专业,抓住尸体与现场,结合调查访问,探索隐形信息,重建犯罪过程,刻画犯罪分子”的命案分析思路和方法。通过对“犯罪行为与心理研究”,总结出“犯罪行为的侧写技术”,他将犯罪行为、心理、过程、时空、意识多方面融合,最大限度地挖掘了犯罪行为的证据作用。同时,他结合工作实际,先后主持完成了3项省级科研项目,特别是“利用小肠内容物迁移距离推断死亡时间”的研究,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空白。

  他是犯罪分子闻之胆寒的“克星”

  陈林常说:“法医不是解剖工,能将尸体、现场的隐形信息发掘出来,让死者说话,才是真正的法医。”他将犯罪行为、犯罪心理、犯罪过程、犯罪时空、犯罪意识多方位同犯罪现场进行融合,发掘出犯罪行为、犯罪心理在侦查破案、起诉审判中的重要作用。他发掘并总结出的《杀人案件的侧写技术》不仅是在国内创造性的课题研究,更是屡试不爽的打击犯罪“利器”。陈林每年出勘近100起疑难、重大案件现场,尤其是近几年来,他所参与侦破的命案全部侦破。

  2014年2月2日,泗县两名80多岁的老人被发现死在家中。春节期间发生的命案,社会影响极大,当地公安机关非常重视,但苦于没有线索,侦查工作面临很大的困难。陈林临危受命,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冒雪赶赴远在约350公里外的现场。天气严寒,他顶风冒雪连续工作30多个小时,还原了凶手从踏入现场那一刻起的全部动作和行为。根据还原出的犯罪行为,陈林断定这是一起因矛盾引发的杀人案件,凶手应系熟人。可是,村里都是回乡过年的外出务工人员,谁才是凶手?陈林根据凶手的犯罪动作,认为凶手极有可能会触摸现场的一幅门帘。勘查人员在陈林圈定的门帘上的区域,经多手段检测,果真找出了一枚指纹。大年初五,侦查员们找出了这枚指纹的主人,案件顺利告破。

  在陈林的职业生涯中,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因此他被人赞誉为“大法师”。

  他是接地气儿的专家

  陈林常说:“人生在勤,不索何获。”陈林不仅是全省各级公安机关领导和同事们信赖的专家,还是省内公安机关法医骨干的“师父”。一旦发生了疑难、重大命案,许多专案指挥员会想到向陈林求援,陈林因此经常连续数周马不停蹄,辗转于多个现场之间。

  2014年3月,陈林正在宿松县办理一起死亡案件时,接到了芜湖市公安局领导的电话。他办结手上的案件后,克服雾浓路险的困难,驱车近7个小时,赶到300多公里外的芜湖市开展工作。两天未眠的陈林,还未结束工作,又接到了铜陵市公安局领导的电话,铜陵市发生了一起现行疑难命案。需求就是指令,陈林拖着疲倦的身躯又踏上赴铜陵市办案的征程。

  陈林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在繁重的日常工作之余,还不忘积极总结自己在命案侦破实践工作中的经验,将实践理论化、规律化,以提高全省公安法医工作者业务水平为己任,多次举办了规模数百人的业务培训班,并且积极探索“交流培训”的模式,不仅让学员们获得知识,而且还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培训工作因此收获颇丰。另外,他还连续12年为基层公安机关以“师带徒”的模式培养法医骨干力量20余人。陈林每年都会多次应公安部刑侦局、中国法医学会之邀,在全国各类命案侦破培训班上讲课,因为课程新颖、实用,深得全国公安刑侦同行的赞誉。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陈林数十年如一日,凭着对所从事事业的无比热爱,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履行着一名法医的神圣职责,无愧“尸语者”之名。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