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外教Mitch:邂逅爱情 收获幸福(图)
//www.workercn.cn2017-02-22来源: 南方日报
分享到:更多

  白皮肤,高鼻梁,浓眉大眼,这位来自美国的外教老师初次与人见面时,喜欢微笑着、用熟练的中文与人打招呼。

  他叫Mitch,中文名为房悯哲,来到中国已5年了,现任教于梅县外国语学校。

  作为800多名中学生的外教,Mitch每周的课程并不轻松。开学第一周,他已经上了20节课。但Mitch的课堂上总是充满欢乐,他喜欢通过玩游戏的方式向学生教授知识,让学生的注意力全程“在线”。

  在轻松活跃的课堂上,学生们既可以学到知识,又能够锻炼表达能力,激发学习的乐趣。他说,相对外国学生而言,中国的学生其实很刻苦、勤奋;而外国的文化比较多元,学生想象力比较丰富。因此在Mitch的教学中,会将中西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到中国来看看是多年的心愿”

  一年前,梅县外国语学校中学部新来了一位异国的面孔,有着美国人特有的风趣和绅士风度,让他在课堂上深受学生们的“青睐”。“学生们都对Mitch很感兴趣,大胆一点的学生会上前试着用英文与他聊天,腼腆一些的学生虽然不敢主动交流,但也会常常注意着这位外教的一些举动。”初二的一位英语老师笑着告诉记者。

  来自美国的Mitch,为何会千里迢迢来到中国,选择梅州呢?

  原来,Mitch读大学的时候,就认识了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其中有不少中国留学生。在与他们的交流和相处中,Mitch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兴趣,因此也萌生了将来要到中国走一走的想法。

  机会终于来临。2011年,通过一位朋友的介绍,Mitch了解到梅州平远县的一个语言中心需要招聘一位外语老师,当时已经在美国一所学校当体育老师的他,为了实现学生时代的梦想,便毅然决然地放下了家乡的一切,来到了平远。也是在这里,Mitch第一次遇到了他生命中的另一半。

  来到梅州平远县的Mitch,由于中文不太流利,刚开始虽然对一切都非常感兴趣,但并不是非常适应当地的生活。“我来到了这里,才知道原来鱼有这么小的刺,每次尝试的时候都害怕会卡到自己的喉咙。” Mitch笑着说,“不过我适应得很好,除了辣和苦的食物还没办法喜欢外,其他的中国菜都成为了我饭桌上的‘常客’。”

  为了学习中文,Mitch在工作之余,特地向当时同是语言老师的妻子学习中文,因为彼此性格都开朗活泼,爱好相同,一来二去,还因此成为了好朋友。在平远的任教结束后,Mitch回到了美国,两人却一直保持着联系。

  回到美国后的Mitch,脑海里对在梅州平远的生活挥之不去。“那里的生活节奏很慢,居住在那里的人热情洋溢、大方好客。白天走在老城街道,可以看到房子的大门是打开的,不少人会在门沿下坐着,喝茶聊天,悠然自在,时常还有不相识的人与我亲切地打招呼。”如果是在北京、上海类似的大城市,想要了解本地人的生活、融入生活圈,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但是在梅州,却显得格外容易。”

  Mitch觉得,结束了将近一年的“中国之旅”后,当地的美食、历史、文化已深深吸引了他,旅行远远不能满足他对中国的好奇与喜爱,他萌发了在梅州定居的念头。

  “让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

  怀着一颗深入了解中国的心,最终Mitch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选择在梅州定居。一开始,他作为大学的外语老师在嘉应学院任教了4年。期间,他也和相恋已久的妻子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中西之间的文化差异真的非常大,而学习、认识中国文化的过程,也是我与妻子互相了解、磨合的一个过程。”

  一年前,在妻子的鼓励下,Mitch决定跳出大学舒适的教学圈,选择到梅县外国语学校教书。“这里的学生接触英语不久,需要更好的启蒙与指导,同时还可以和其他英语老师一起交流教学方法,尽我所能去帮助大家。”

  Mitch认为,在大学里,是学生们主动选择他的课程,因而每个人都带着对这门课的兴趣与热情来学习;而在中学,学生们是被学校分配在他教学的班级内,其中自然会有一些对英语不感兴趣或者基础较差的学生。为了让这部分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Mitch在开学前做了不少功课,不仅要了解学生对什么话题感兴趣,还要知道中学生学习英文的方式。

  在Mitch的课上,学生们总会看见他带各种各样的道具来教室。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Mitch还把球带到了教室,“每当需要提问的时候,就让学生们互相传球,声音停止了,就让手里有球的学生起来回答,”Mitch解释说。让他欣慰的是,这种方式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

  因为孩子们容易被色彩吸引,所以Mitch的PPT用了丰富的颜色,并且每堂课上安排给学生思考、讨论和回答的时间总是多过自己讲课、提问的时间。Mitch发现,当他提问的时候,如果让学生立刻站起来回答,大家通常会显得很紧张,回答起来也吞吞吐吐的。

  所以,他在上课时都会提前把问题放在PPT里,然后给学生们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并与同伴讨论,让他们可以回答起来更加放松。“在大学教书的时候,学生可以很自然而然地与我用英语交流,我很容易和他们打成一片。但如今,大部分学生还不能流利地和我对话,所以我要不停地创造对话的机会,不停地推动他们用英语交流。”

  为了让学生们多开口,Mitch还在学校假装自己不懂中文。“一开始学生见到我的时候,都是用中文向我问好,但这对于我成为一位好的英文老师并不是很有利。因此我便假装听不懂中文,每次学生对我说‘老师好’时,我总是装作很疑惑的样子,然后他们就会用英语向我问好。”渐渐地,学生们也开始用英文与Mitch交流了。

  “我愿意余生都在这里度过。”

  走近初二(5)班,还未走进后门,便听到教室里传来一阵阵欢快的笑声。此时,Mitch在向学生们介绍他新年的几个小目标,并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加以描述。这时的他像是一个表现力极强的演员,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尽量让学生们有代入感。

  讲台下的学生被Mitch夸张的表情逗得哈哈大笑。班上几十双眼睛的注意力,都落在了Mitch的身上,记者和另一位老师悄悄走到教室最后一排的空位上坐下时,竟然没有一个学生发现并回头。

  “中国的学生知道怎么学习,也享受学习的过程,我能看到自己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Mitch觉得,自己付出了50%,从学生那里也得到另外的50%,目前英语教学与工作氛围让他很满意。

  在Mitch教的800多个学生里,不少学生都会在课下跑到办公室找他聊天,问他各种各样奇怪的问题,Mitch也总是耐心地一一解答。“让我惊讶的是,有一些高中生的英语非常棒,在美国总统选举期间,居然能和我聊一些政治的话题。”Mitch感叹道。

  一开始,出于尊敬,学生们都管Mitch叫“Mr.Mitch”或“Mitch老师”;而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后,学生渐渐都改口直接称呼为“Mitch”。“这是他们把我当朋友的一种表现,我个人更喜欢这种相处方式。”

  若以工作量和薪酬来衡量,在学校当外教或许不算一件“肥差”,但充实的工作与丰富的业余生活,让Mitch乐在其中。“平时,我喜欢健身,喜欢阅读,也喜欢和我的家人一起出外游玩。”每隔两年,Mitch便会回一趟美国去看望父母。

  时光清浅,但岁月也不曾被辜负。从一个走马观花的游客,变成能够深入当地生活的定居者,Mitch在梅州的6年里,不仅收获了诚挚的师生情,学会了流利的中文,还邂逅了爱情,“这里有我内心向往的生活,如果可以,我愿意余生都在这里度过。”(记者 黄思华)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