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父子兵的默默坚守
//www.workercn.cn2017-03-07来源: 人民铁道网
分享到:更多

  3月1日凌晨,北同蒲线忻州至太原北区间临时封闭,给设备维护单位留出宝贵的90分钟检修时间。这时走来一行人,他们戴着头灯、穿着橙色工作服、背着工具袋,在身穿带“防护”字样“黄马甲”的防护人员带领下,向站区咽喉处走去。

  这是太原电务段忻州电务车间的一次维修“天窗”作业,老杨和小杨是其中的作业人员。他俩到达作业地点,小杨用对讲机跟室内人员进行联系,老杨放下工具袋,习惯性地拿出手锤按顺序检查道岔上各部螺栓的松紧。

  凭着43年的工作经验,老杨检修设备全靠一个锤头。手锤落处,他能判断出螺栓的松紧,其他高科技的工具基本不用。他感觉有一个大螺栓有问题,便用手指了一下小杨,小杨从工具袋取出大扳手过去,使劲一拧,果然螺栓转动了半圈。小杨抬头看老杨,老杨得意地笑了……

  老杨叫杨俊章,小杨叫杨欣,他们是一对父子,都是太原电务段忻州电务车间的信号工。老杨从一上班就在该车间,一路走来,见证了铁路信号设备的飞速发展,从曾经的青工到如今的白发“专家”,一直默默坚守在现场一线。年年保安全,岁岁保平安,这是老杨参加的最后一个“天窗”作业,他很快就要光荣退休了。

  2011年,24岁的小杨从部队退伍,被分配到忻州电务车间。他对铁路信号设备的了解仅仅停留在培训时的一些基本知识,对现场的实际情况知之甚少。那时他们父子俩虽然都在忻州电务车间,但工作在两个不同的工区,小杨每天下班后都会回家向老杨请教当天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遇到老杨值班,他还会去工区与老杨一起值班,进行跟班学习。

  老杨教得认真,小杨学得仔细,没过多久,小杨就已经熟练地掌握了信号设备检修作业方法,并且在高科技工具使用方面超越了老杨。

  在老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挂着一张照片,是他在2000年被评为太原铁路分局“安全标兵”时拍的。那时他披红挂彩坐在分局的大会议室里,接受领导的表彰。而今,在这张照片的旁边多了许多小杨的荣誉,都是他参加段和太原铁路局技术比武获得的。

  笔者向老杨问起小杨的时候,老杨脸上都会显现出欣慰的神情。“这小子挺争气的,今年表现不错,又拿回个太原铁路局车站与区间信号技术比武第一,还被评为太原局技术能手、全局青年岗位能手。”老杨笑着说。

  近几年,老杨身体出了点问题,听力下降,单位领导考虑实际情况,为了确保老杨上道作业的安全,把小杨和老杨调到一个工区,安排作业时也经常是老杨和小杨一组,父子二人工作时言语交流虽然不多,但是配合默契。

  一个“天窗”90分钟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老杨满意地看着儿子一件一件收拾工具材料。拿出多少材料,再一件不少收回多少,这是老杨多年来对自己的要求,现在小杨也是这么做的。“我对他的业务不担心,现在就怕他在工作中不小心伤到自己。”老杨和旁人总是这么说。

  确保铁路信号设备安全对老杨来说,是责任和坚守。老杨笑着对笔者说:“如今,有我儿子接班,这才是真正的传承!”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